2023-11-27 22:11
景区危险性营运项目安全事故多发,背后的法律问题值得关注。11月27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北京四中院了解到,近三年来,北京地区内因景区高危险性营运项目引发的安全保障纠纷近百件,项目经营者在日常经营中应引以为戒。
游客小管与朋友到小于经营的丛林越野游乐场骑行越野玩具车。由于场地不符合正常运营条件且小于提供的越野玩具车安全不达标、场地安全措施不到位,致小管骑行过程中因车辆侧翻而严重受伤。法院认定该越野项目经营时尚未依法登记、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在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方面存在过错,故判决景区承担主要责任,并赔偿小管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共9万余元。
我国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实施行政许可制,经验收合格的经营者方可从事相关活动,且技术指导人员等应持国家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但有个别纠纷系因经营者未按规定获得相关许可或许可已过期或技术指导人员无证上岗而引发,消费者安全无法保障。
此外,部分景区经营者、管理者未对景区内设施进行日常检修,特殊项目未安排专人看管,旅游项目并不完全符合相关规范等,没尽到法律规定的安全保障责任,未能有效阻断潜在危险。
小赵购买了一景区门票及景区内滑道项目。游玩过程中,其左腿被滑道侧面铁栅栏撞伤,运营滑道项目的公司拨打120,并将小赵送医治疗,办理入院手续,支付了部分医疗费和护理费。后小赵起诉称,滑道不符合安全标准、工作人员引导和驾驶滑车不符合操作规范致事故发生。法院认定滑道公司未能证明其设置的滑道符合安全标准,且在履行合同、提供服务过程中存在过错。最终,小赵获赔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2万余元。
还有景区对潜在风险未设置警示标识,或虽有相关的风险提示但流于形式,措施不到位,对特殊人群未作针对性风险警示,也导致游客人身财产遭受损失。小胡旅游时,因景区木梯年久失修,木板松动翻转,致其从木梯跌落。经诊断小胡身体多处受伤严重,其手机、衣物也损坏了。小胡诉称,景区对年久失修、具有巨大安全隐患的木梯未采取任何维修措施,也未设立警示和安全提示,致自己受伤,其支付了巨额治疗费用。最终,法院认定该景区未做好景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也未在存在安全风险区域合理设置安全标识,未起到应有的提示、警示作用,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负全责,应赔偿小胡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轮椅费等共6万余元。
如今旅游出行选择日益丰富,旅游景区选择逐渐多元,部分旅客偏爱刺激的景区项目,但这往往带有风险。法官提示,一些旅游景区未落实安全管理义务,经营者无证经营,服务管理缺位,风险意识不足,都易引发安全事故,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这些安全问题决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