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热血,护国旗荣光!
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2023-12-01 16:57 语音播报

时事

2018年1月1日,是武警国旗护卫队转隶解放军仪仗大队的日子,也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再次改革的重要日子。

当时,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专门来到仪仗大队进行集中特训,同时提前编排合练队形,为即将到来的全新升旗仪式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安排,除了每月一日和重大节日时的126人,即便是日常升降旗任务,国旗护卫队也要派出66人的方队。升旗仪式队列人数的增加,使国旗护卫队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

对很多踌躇满志的新兵来说,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国旗护卫队队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与层层筛选。只有通过为期四个月、每天超过十个小时的强化训练,才能补充入队,成为预备队员,而后才有机会补入方队,正式成为一名国旗护卫队队员。

四个月的训练中,第一关便是站功。

站功的第一步是军姿矫正。作为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国旗卫士,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护卫队队员每天都要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执行各种任务。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个姿态都必须时刻保持军人本色。唯有练好站功,新兵们才有资格进行后面的队列行进训练。

烈日、暴雨、大雪,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国旗护卫队每天都会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执行升降旗任务。从金水桥下到升旗区,几十人的国旗方队摆臂一致、脚下一致、声音一致、节奏一致,而这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强化训练的另一功——走功。

走功对身体力量和柔韧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要踢好正步,只有绷直脚面、脚尖下压,才能使脚掌完全接触地面,进而叩地发出正步所独有的震撼声音。对很多刚接触正步的新兵来说,动辄十分钟的压脚尖,其痛苦程度丝毫不亚于舞蹈演员的拉韧带。

压好脚尖,脚掌叩地只是走好正步的第一步。要达到“踢腿带风,落地砸坑”的任务标准,腿部力量的训练至关重要。

在强化训练中,持枪功是战士们要过的最后一关。战士们要做到“人枪合一”,使提枪、抱把、上肩、托枪、端枪等每个动作和细节都虎虎生威,无懈可击。

在位于故宫午门外东侧的国旗护卫队驻地中,游客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场景:在午后毒辣的阳光下,一名身材高大的队员在不断进行展旗训练。

力与美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不仅游客会驻足观看,很多第一次目睹展旗训练的新兵,也从这一刻起,暗自立下成为一名升旗手的决心。

想成为升旗手,过硬的军事素质只是敲门砖,远比其他队员辛苦得多的升旗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张自轩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升旗手:肩扛30斤的旗杆进行跑步热身,把旗杆和身体融为一体,然后再进行正步训练,踢腿摆臂。

作为升旗仪式中最激动人心、技术难度最高的动作,人们很难想象,为了让5米长、3.3米宽的特号国旗划出完美弧线,升旗手究竟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袁晋爽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刚开始模拟旗的重量,拿五公斤重的哑铃,每天不停地挥,模拟甩旗动作,每天要甩好几千次。

事实上,即便是选拔而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尖子兵,在加班加点的苦练下,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升旗手。

升旗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任务过程中不能有丝毫失误。不仅如此,作为国旗尊严的捍卫者,一些突发事件同样在时刻考验着他们。

这是2018年10月一段红遍中国互联网的短视频。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人们却从这个小小的动作中,看到了一名升旗手对国旗的尊重和敬仰。

视频中,弯腰捡起国旗的升旗手就是袁晋爽,这名2016年入伍的河南小伙,凭着过硬的队列动作,被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升旗手。

在国旗护卫队中,有这样一句口号:“把每天升降旗作为人生第一次升降旗来对待”。无论新兵还是老兵,无论方队队员还是升旗手,从成为国旗护卫队队员那一刻起,强烈的国家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军人荣誉感,都时刻激励着他们始终以最高标准,履行“国旗卫士”的国家使命。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