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原创与二创不应是对立的双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关末

2023-12-03 17:05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要看剧作火不火,就看二创多不多。”时下,二创短视频热度爆棚。不过,其所引发的版权争议问题也日益尖锐。

二创是指以某艺术作品为素材,用仿作、改编、解说、混剪等手法再创作,从而产生新作品的行为。放眼各大平台,有的直接剪辑,让观众“一分钟追完整部剧”;有的钩深致远,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进行分析解构;也有突出剧中经典片段,以幽默诙谐方式进行融合改编。比如,今年的“爆剧”《狂飙》中,高启强摊手拥抱的招牌动作、高启盛嚣张摇摆的走路姿势,都成了短视频中的常见镜头。很多二创作品脑洞大开、审美在线,也契合了当代网友碎片化阅读习惯,因此收获不俗流量,也吸引更多观众“入坑”原作。然而,若是不温不火也就罢了,一旦二创风头盖过了原创、产生了经济效益,原创方则很可能追究其侵权行为。

一面是原创不满二创“空手套白狼”,一面是二创认为原创“得便宜卖乖”,这里头究竟孰是孰非?事实上,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对此有过相应解释。比如,若使用者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可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但问题在于,随着剪辑、配音等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如今人人都能当“UP主”,二次创作短视频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那么,某些人剪视频的初衷是兴趣使然还是紧盯钱看?“适当引用”的标准比例又是什么?如此规模下如何保证先授权后使用?等等问题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原创的权益必须得到保护,创意的火花也不能被任意熄灭。眼下,有影视平台与短视频平台达成协议,双方对解说、混剪、拆条等短视频二创形态进行约定;也有剧方与社交媒体合作共创话题,通过举办剪辑大赛等鼓励观众参与宣发……相关探索体现出开放合作的态度,也达成了不错的传播效果。但还是要看到,这些目前还都是基于商业运作逻辑,让各方都有确定性,还是要以法律为准绳,构建起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版权机制。特别是要规范二创作品的盈利模式,给优质内容以生长空间,也管住靠东拼西凑赚得盆满钵满的钻营者。

原创与二创不应是对立的双方。相关方面继续寻求平衡、谋求共赢,才能让观众有更多渠道享受视听,从而进一步带动文艺市场的繁荣。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关末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