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三年因景区高风险项目引发近百起纠纷,法院这样判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林靖

2023-12-10 17:59 语音播报

热点

如今旅游出行选择日益丰富,旅游景区选择逐渐多元,部分游客偏爱刺激的景区项目,但这往往带有风险。12月10日记者从北京四中院了解到,景区危险性营运项目安全事故多发,背后的法律问题值得关注,游客们要提高安全意识,不要盲目参加高风险运动项目。

未成年人小朱前往滑雪场滑雪,正准备下缆车时,因滑雪场工作人员未及时停止缆车,导致小朱摔倒受伤。后小朱被送往医院治疗,医院诊断证明书及医嘱认定小朱骨折,需石膏固定至少6周,后期若出现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还需二次手术治疗,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因小朱右腿需石膏固定,无法独自正常生活,父母请假轮流照顾。

景区被索赔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小朱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项目,在对自身滑雪能力的认知不足的情况下未选择适宜的雪道及通行方式,亦具有过错。最终,法院判决景区与小朱各承担50%责任,由景区赔偿小朱医疗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计3万余元。

法官认为,部分消费者在选择体育项目时,未能根据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是否适合参加,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参加高危体育项目的风险意识和防护措施不足。同时,在进入高危体育项目前,“例行公事”地签署安全须知,对注意事项未全面了解,也是造成相关事故的原因之一。

另外,发生突发事件时,如果景区内相关机制不成熟不完善,导致救治伤者不及时或无专门医务人员救治等,景区对此一般具有过错,一旦涉诉则具有较高的败诉风险。

另一起案件中,小高及其家人前往景区游玩。在游玩过程中,冰面与路面并无明显隔离设施,且冰面湿滑、存在滑倒风险。小高未注意观察脚下环境,仍在冰面上快速前行,不慎摔倒受伤。受伤后,小高被送至医院救治。对此,法院认定小高在景区内摔伤后,未见有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前来查看和救治,故景区应对损失承担30%责任,法院判决赔偿小高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7万余元。

在此法官提示,景区内一般突发事件种类繁多,健全、体系化的应急处理机制能够减少损害的发生。近三年来,北京地区内因景区高危险性营运项目引发的安全保障纠纷近百件。只有根据游客普遍所需的安全要求,结合各地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标准,不断加强安全过程管理,并定期对景区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加强安全监控,才能有效地抑制和减少相关安全问题的发生。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