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19:24
用水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直接关系百姓生活品质。
《北京市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要求提出,加快城市副中心供水设施建设,新建(改建)供水管线100公里。目前,城市副中心供水管网完善一期工程随路管线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有效保障了周边区域用水需求。
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城市副中心供水管网完善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君了解到,项目将随运河东大街东延等道路建设同步实施,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供水保障水平。
新建供水管线约3.6公里
项目随运河东大街东延、潞阳大街等7条市政道路建设同步敷设供水管线约3.6公里。
为了更好推进项目进展,前期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衔接——
统筹道路与管线土方挖填方案,以道路结构层底作为供水管线土方回填控制线,节约项目建设成本。
统筹市政供水管线与地块内部供水系统建设方案,优化完善项目设计方案,实现地块内外供水管线顺畅衔接。
项目计划2024年初开工建设,年底前完工。
加强供水保障、实现管路互随
项目实施对提升重点区域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实现管路互随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重点区域供水保障
织密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及周边区域环状供水管网,同时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提供双路水源保障,提升区域供水保障能力。
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
进一步扩大城市副中心供水范围,有利于充分利用南水水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管路互随”
结合道路同步实施供水管线,配合道路建设工期,有利于提高工程效率,控制建设成本,避免出现道路建成后因供水管道敷设带来二次结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