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14:49
“您好,角东社区。”罗宝东用左手接起电话,包着纱布的右手靠着大拇指的力量夹起笔,记下居民刚刚反映的问题。
罗宝东(左)和居民在一起
罗宝东是丰台区马家堡街道角门东里西社区的书记。
社区书记每天的工作是什么?要让罗宝东说,只要跟居民生活有关,没有不做的。
如果把罗书记每天的轨迹图画出来,就会发现她像一只“陀螺”,不停地在办公室里转,在小区里转,在各方协调单位里转……今年10月开始,角东社区在全部住户的门上贴了“社区书记联系卡”。联系卡正面有社区书记的照片及联系方式,背面写着“您身边的12345,有事您找我!” 居民只要遇到什么难事儿,随时可以向社区书记求助。罗宝东笑称,自己就是“行走的12345”。
近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跟着罗书记在社区“转”了几天,记录下她忙碌的几个瞬间。
8:30 风雪来信
12月11日,北京的初雪下了一整夜, 早上不到8点半,罗宝东已经坐在了办公桌前。前一天晚上,她把居民待解决的问题又整理了一遍,这会儿正打开“接诉即办”工作平台,一边汇总新问题,一边寻求解决方案。
“书记,那个表格您看了吗”“书记,这个请您过目一下”……社区工作人员各种询问一个接一个。“这个可以了”“这个我联系了”……罗宝东说话和颜悦色,笑起来两只眼睛像弯月一样,单看外表很难相信她已经53岁了。
8点半,罗宝东听到一声喊:“罗书记,在吗?我给您送表扬信来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住在86号楼206的韩阿姨。“多亏有您,我家屋里终于暖和了,不然这一下雪可怎么办?”韩阿姨拉着罗宝东的手说。
居民送来感谢信
韩阿姨的谢意源于一份风雪中的温暖。韩阿姨住86号楼住3年了,每年冬天,厨房总是不热,在家做回饭都可能感冒。上个月,韩阿姨找到了罗宝东。罗宝东联系供暖单位一查才发现,暖气不热是个老问题。原来,由于一家住户把厨房的暖气包在了柜子里,又不愿意拆柜维修,结果不仅206室,这栋楼还有8户人家房间都不热了。
“这怎么行呢,一赶上下雪就更冷了。”罗宝东上门调解了多次,一直到下雪的前一天,罗宝东和供暖单位决定绕过该住户,从地下室单独走一个管。这个方案终于让暖气通到了韩阿姨家里。雪下了一整夜,韩阿姨不仅身子暖了,心里也洋溢着暖意。
10:30 电梯告急
“罗书记,85号楼的电梯坏了,我们都60多岁了,十几层怎么上去啊?”工作日的10点半,一位居民打来电话,语气急促。
“电梯已经在联系换了,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要不您先从另一台上楼呢?”罗宝东一直关注着电梯,她知道,社区内老楼多,电梯容易出问题,住户又多是老年人,一旦电梯坏了,真就寸步难行。
“您不知道吗?电梯全都坏了!”原来,当天北风呼啸,把85号楼唯一的一台备用电梯也“吹”下岗了。
罗宝东一听吓一跳,挂了居民电话,5分钟内,赶紧又打了3个电话,催物业找人,催维修公司,催工人到场,言语里透着“急”,“居民的事儿耽误不得。”
这时候工作人员跑来告诉她,85号楼楼下已经围满了居民,全在那儿等着电梯呢。
这下罗宝东彻底坐不住了,抓起外套一个箭步就冲出了门。“我原来走路没这么快,自从当了社区书记,现在走路一般人都跟不上。”罗宝东三步并作两步,风风火火地往小区赶。记者也紧赶两步追上书记。走到小区门口时,罗书记的鼻子耳朵全都冻得通红。
电梯出故障,罗宝东到现场处理
“哎呦,您怎么在风口上坐着,这儿多冷啊。”刚进85号楼,罗宝东就发现一名坐轮椅的老人。虽然楼门口安了挡风帘,但开门时的冷风还是让老人瑟瑟发抖。罗宝东和老人家属一起,把轮椅推进了楼道里,才转过头去看电梯。
正对着大门,有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写着“电梯故障,暂停使用”,另一部的显示屏完全黑了,怎么按也没动静。“维修师傅到哪里了,能快点儿吗,我们这儿好多人等着呢。”罗宝东一边给维修人员打电话,一边查看电梯。
电梯旁,不少老人一会儿看看电梯,一会儿看看门外,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您住几楼啊”“师傅这就到哈,大家别着急”……罗宝东不时和老人们聊天,安抚着他们的情绪。
“在门口这儿装个避风阁怎么样,挡住风会不会好点儿?”等候维修人员到达期间,罗宝东已经和居民们探讨起解决方案。原本焦急的老人也逐渐平和下来。
过了10分钟,维修师傅到达。不到10分钟,备用电梯终于修好了。“谢谢书记,我们先上去了。”老人们陆续开启回家通道,罗宝东一直蹙着的眉头这才微微展开。
14:30 污水困扰
“我们社区情况比较复杂。”罗宝东介绍,角东社区不仅老旧小区多,还有不同的产权单位,物业公司也是各有所属。2500户居民里有退休职工、搬迁居民,还有不少租户,少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天下午两点半,罗宝东来到83号楼史女士家中。一进门,一股污水的恶臭味儿就扑面而来。“我真是要被这个污水整崩溃了。”史女士无奈地说。
一摊污水,说来话长。两个月前,一楼的史女士家开始冒污水。一次次联系物业,总是无功而返,最终她找到了罗宝东这里。罗宝东了解情况后,迅速给史女士安排了应急处理,找师傅帮她做了下水道的疏通。
按说疏通一次下水道怎么也得管几个月,可上周六,史女士家又开始冒污水了。她又找到罗宝东,希望师傅再来一次。这一次,她通过师傅介绍的专业人士了解到,自己家的污水不是堵了,而是因为之前的自来水管漏水,把污水主管冲坏了。
污水主管如果真的冲坏了,那可是个大工程。不仅影响整栋楼的排污,还牵涉到楼体下的主管线排布。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罗宝东赶紧跟物业交涉。可新物业并不了解老楼的管线,要想“动手”,还得找原始产权单位。就这样,罗宝东一边跟物业协商,一边跟产权单位沟通,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双方终于定下来时间跟史女士一起商谈维修方案。
罗宝东去史女士家的第二天上午,社区、物业、产权单位三方碰头,商量出了解决方案:尽量不刨开史女士家的地面,从底下找问题,史女士也对方案表示认可。
“等备好材料,3天就能动工了。”罗宝东说。
23:30 水箱惊梦
社区书记几点下班?答案是:没点儿。
“我们都24小时开机”,每次发放社区书记联系卡时,罗宝东都会跟居民补充上一句。
“居民一声召唤,我们肯定得立马到他身边解决问题。”这样的工作性质,让罗宝东成了“夜猫子”。
“书记,不好了,这窗户外面、天井里,全都在哗哗地流水呢!”一天晚上11点半,刚躺下的罗宝东被一通紧急电话惊醒。
听到居民说漏水,罗宝东困意全无。她一下想到位于顶楼的老水箱,那可有整整一个房间大小的水容量,要是水箱漏了,怕不是一栋楼都得淹了。
“您先回屋待着,我赶紧问问怎么回事。”说罢,罗宝东赶紧爬起来给物业打电话。电话呼叫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在想,接下来怎么去居民家、怎么堵水箱、怎么......“要是水箱的问题,肯定不能让它这么漏!”
心急如焚的罗宝东,终于等来了“准信儿”:物业排查发现,“是17层住户的八字阀爆了。”八字阀控制水管连接处,然而此时已是凌晨,就算想买新的八字阀,也找不到营业的店铺了。罗宝东和物业商量,先把楼层上部的水阀关掉,然后第二天早上早点儿换阀门,这样不至于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虽然漏水源头找到了,但罗宝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想着第二天一早得赶紧在社区群里把漏水情况跟居民说一声,再安排一下旧水箱的善后工作,旧水作消防用水正好,水箱也得再加固......
书记说:“我就是行走的12345”
社区书记好找吗?这个问题对角东社区的居民来说不难回答。因为就算居民不去找罗宝东,她也会自己到小区里来找居民。
在小区里转着,罗宝东不时从兜里掏出几张红色的小卡片递给居民。这份“社区书记联系卡”上有罗宝东和社区的联系电话,原本已经贴到了全部住户的门上,怕有居民弄丢,罗宝东总是随身带着。“这个有助于把问题提前一步解决。”罗宝东笑说,自己就是“行走的12345”。
罗宝东入户发放社区书记联系卡
“罗姐”“妹妹”……社区“转悠”这一路,全是“家里人”在唤她。
“您手怎么了?”“不小心,骨折了。”原来,上个月的一天晚上,罗宝东在社区开了一场协调会,一直开到夜里9点才结束。黑夜里,罗宝东骑着电动车回家,不小心车子失去平衡,罗宝东一下倒在地上,手也粉碎性骨折了。
“这个您可得注意,天儿这么冷、别吹风”,居民们心疼地说。几个阿姨把罗宝东围了起来,书记长书记短地唠着家常。
“居民的关心真是温暖,感觉手都没那么疼了。”罗宝东开心地笑着,露出两颗虎牙。
“我们都是24小时待命。”两个多月来,罗宝东光微信好友就多出100多个,每天接到的电话更是数不胜数。罗宝东有一个“问题本”,里面是居民每天找她解决的问题。其中多是民生类诉求,如供暖、漏水、出行等。
“之前有的居民有问题但不知道该向谁反映,张贴社区书记联系卡就是把居民最需要的联系方式直接送到家门口。让我们所有工作人员变成‘行走的12345’,减少处理问题的中间环节,第一时间解决居民问题。”马家堡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负责人张奇介绍,今年10月份开始,街道发放了近6万张社区书记联系卡,基本上覆盖所有社区跟居民,两个多月来,街道接到的12345派单数量降低了近40%。
据了解,丰台区在社区公示牌中“公示”了社区书记照片、电话、地址、微信等内容,增加了网格员、物业管理、社区民警等信息,社区将公示牌尺寸放大,放置在楼门单元、平房区路口、公示栏等醒目位置。目前,丰台区已实现社区书记联系卡、公示牌全覆盖。全区26个街镇共制作并发放社区书记联系卡近93万张,悬挂张贴社区公示牌3万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