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4 14:19
雪下了好几天了
路面湿滑
甚至结有薄冰
不慎滑倒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谁也别“喜提”今冬第一摔呀!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接诊雪后摔伤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截至下午17点,三个院区共接诊116名摔伤患者。
据本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
15日至16日气温断崖式下滑
将强力演绎“雪后寒”
冰雪天气
出行防滑很重要
雪后哪些地方“危机重重”?
不慎摔倒后哪些部位最容易骨折?
如何做才能把损伤降到最低?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摔倒?
家长老师快转发收藏
请这样提醒孩子
↓↓
雪后这4个地方“危机重重”
【斑马线】
平时好好的斑马线,怎么下雪后就变得这么难走?
这是因为,斑马线有些材质是漆面的,为的是在夜晚反光提醒路人,但雨雪后会比较滑;有些斑马线本来不滑,但随着反光面被使用磨损,走起来也容易打滑。另外,斑马线上积雪后,因人和车通行频繁,雪踩实了也会更加滑。
【地铁或地下通道出口】
这些地方人流量大,路面易结冰,且往往有台阶,非常危险。很多人从内部安全的路面走出来,或因赶时间等原因走得急,一下子适应不了积雪街道,容易滑倒。
【汽车通行频繁处】
停车场和加油站出入口等处,因汽车通行频繁,雪会被压得很实,加上轮胎摩擦,会变得非常滑。另外,这些地方也常有斜坡。
同理,公交车站也是易摔倒的地方,尤其是上下车时重心不稳要小心。
【铺瓷砖的地方】
尤其是踩完雪地刚进入商场,鞋底嵌的雪接触瓷砖会非常滑。最好在门口跺跺脚磕掉雪再进去。
摔倒后最容易骨折的三个部位
【腕部,即桡骨远端骨折】
由于大多数人滑倒后的第一反应是用手撑地,导致摔倒的力量经手腕传导至前臂,从而形成桡骨远端骨折。手腕骨折的病人特别多,几乎占总骨折患者的60%以上。发生骨折后,往往感到腕部及前臂肿胀和疼痛,局部发生畸形。
【 髋部,即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
当摔倒时着力点在臀部时,则容易导致髋部的骨折。这个部位骨折时,会感到髋部疼痛,无法站立行走。
【脊椎,即胸腰椎骨折】
脊椎骨折后会感到腰背疼痛,直不起腰。
摔倒后如何正确应对
如果不小心摔倒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倒地后不要立即爬起来,因为如果滑倒后有骨折情况存在, 贸然站起来就有可能加重损伤部位的病情。
切记沉着冷静,先在原地躺着,检查自己的四肢情况如何。手、脚能不能动,腰是不是疼得很厉害,很重要的颈部能不能动,从手、上臂 、前臂开始动一动,看能不能撑起来。
如果颈部不疼的话,头稍微动一动,看头能不能抬起来,接着手试着撑着地面。
如果能坐起来,再试一试下肢,小腿、大腿活动活动。
若手脚情况并无大碍,可以先侧身,转向任意觉得方便和舒服的方向,屈腿翻转身体,呈俯卧位,使膝盖和双肘着地,借助其力量将整个身体撑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身边如果有比较稳定的物体,可以借助它辅助站起来。
如果发现身体某个部位非常疼痛,切忌强行支撑,应逐渐活动,观察症状是否加重,排除骨折、开放伤等紧急情况,寻找援助、于就近医院就诊。
当骨折发生时,切忌不正确的移动,可能会造成骨折移位的加重。
对于常见的腕骨骨折,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围巾、书本等对骨折处进行简单的固定。
如果是胯骨或腰发生骨折,千万不要背着或抱着伤者移动位置,一定要平躺位送医。如果情况严重,要立刻拨打120,注意保暖,等待医生处理。
如果摔倒后发现存在流血创口,或观察到骨骼直接暴露于开放伤口外,勿惊慌,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将创口临时包扎,原地呼叫援救,尽早医院就诊处理。
雪后出行的防摔秘籍
穿着很重要
出门时尽量穿宽松保暖、防滑的平底鞋,注意鞋底的材质;
鞋带要系紧并且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鞋带引起跌倒;
裤子不可过长,以免踩到裤脚发生跌倒;袜子合脚,不穿滑脚的丝袜。
走路需警惕
雪后要向企鹅学走路、前倾身体向前走:
走路时身体要保持一种向前倾的姿势,不要往后仰;
两脚尽量分开,与肩同宽,这样底盘大、重心更稳;
走“小碎步”,相比于迈大步,小步幅走路会更稳定;
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里,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万一跌倒时还可以紧急支撑。
放慢走路速度
下雪天出行时,最好预留更多的时间。每一步都要踩实,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路才不会滑倒,尤其是碰到不平的路面,更要放慢步伐。
避免黑暗中行走
在下雪天,光线不足增加了滑倒的可能性。因此要尽可能保证出行环境的光线充足,尽量避免在黑夜中出行,必要时可以携带手电筒。
避免高危活动
尽量避免在下雪天及结冰路面的玩耍行为,不要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置于危险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