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永顺镇老旧小区“微更新”,雪天出门不发愁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孙舒馨

2023-12-15 14:48 语音播报

城事

一场大雪,给市民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记者在通州区采访时发现,永顺镇近期完工的一批“微更新”精准提升项目,颇受居民们认可。“楼下这条路可算不滑了!我们老两口冒着雪也敢下楼买菜。”富河园社区71岁的居民黄体霞说。

为了方便照顾外孙女,黄体霞和老伴儿2年多前从朝阳搬到通州永顺镇的富河园社区。小区虽然有些老旧,可交通挺方便,坐地铁6号线就能进城。唯一让她有些不满意的是小区路面,“铺的都是巴掌大的小瓷砖,一只脚能踩好几块。”黄体霞说,因为年久失修,瓷砖多有破损,赶上雨雪天根本不敢出门,“万一摔伤了,多让孩子们着急啊。”

“这条路早就有居民反映。”富河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欣说,之前一直没解决是因为社区没有资金,只能向镇里反映。而永顺镇管理着数十个老旧小区,很多问题比这个更急迫,镇里资金有限,只能先拣急的办。

结合主题教育,永顺镇近期聚焦老旧小区居民身边的“烦恼”,决定用“微更新”的形式,依托“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规划建设一批精准提升项目。富河园修路的事因此有了转机。黄体霞说,只用了半个月,路就修好了。记者发现,新的路面铺的是沥青,确实比瓷砖好走多了。

永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主题教育,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老旧小区居民身边,总有一些需要“小修小补”的地儿,事儿看着不大,却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推进居民家门口的“微更新”。

永顺南里社区236号院建成近40年。当记者来到1号楼南侧时,社区党支部书记焦伟正带着社工、志愿者们扫雪。铁锹、扫把一齐上,一条直通居委会的小路很快出现在眼前。1层居民窗户下,是一个个原木色的储物柜。“过去,路两边是居民堆放的瓶瓶罐罐、桌椅板凳,赶上这天儿,生人走过去,八成得摔一跤。”

家住1层的张锡江今年85岁了,跟老伴儿住的是60多平方米的房子。逢年过节,一家8口人都要在老人这聚聚,平时用不上的椅子,过去只能放在楼南的小路边,再拿个塑料布盖上。“微更新”项目完工后,这些椅子收纳进了自家窗下的储物柜里,邻居如果需要,都可以免费借用。

“微更新”动工之前,永顺南里社区开了好几次协商会。储物柜内部先用铁皮围一圈,外边再拿木料装饰,防潮的同时还更漂亮,这种方案就是大伙儿商量出来的,所以家家户户满意。利用小路两旁腾出的空间,社区还建设了花池,待来年开春就能散发出阵阵芬芳,“这是个共享花池,居民们都可以来当社区花匠。”焦伟说。

永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微更新”项目要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不仅要“花小钱办大事”,更要“好钢用在刀刃上”。为了尽可能缩短审批流程,镇政府通过“吹哨报到”机制,与通州区发改委、规划、住建多部门联审,几个部门一起到实地踏勘,共同确定项目的可行性。项目一旦获批,镇里马上组织有专业资质的队伍进场施工。

北京积极应对极寒天气2023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