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防止因病返贫监测系统,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约九成脱贫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瑶琦 柴嵘

2023-12-15 16:28 语音播报

时事

12月15日,国家卫健委乡村振兴办副主任任西岳介绍,我国已建立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对脱贫不稳定户等三类重点人群开展监测,落实医疗帮扶措施,防止发生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

“疾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路上的拦路虎,目前疾病仍是导致致贫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任西岳表示,在脱贫攻坚胜利后,国家卫健委建立了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重点人群开展监测,摸排三类重点人群的患病情况、治疗进展和费用保障情况,并建立台账,逐一落实帮扶措施。

针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病患者,由基层医生及时进行签约服务,并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用药;针对患胃癌、肺癌、儿童先心病等大病患者,由医疗机构及时落实专项救治措施。同时,国家卫健委积极指导各地开展分类救治和健康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的底线。该委还配合民政、医保等部门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措施,使因患病产生致贫返贫风险的民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为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国家卫健委也同时监测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变化情况,重点要求各地采取固定设施、流动服务等方式,逐步形成稳定的县域巡回医疗以及“县帮乡、乡帮村”的派驻服务机制,坚决守住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的底线。

此外,国家卫健委还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帮扶范围由脱贫攻坚期的832个县扩大到940个县,并推动脱贫县建立县域医疗共同体、边远地区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持续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共计204个脱贫县开展了医疗共同体建设试点,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了约90%的脱贫县。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