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之“巨变”特刊1| 日子红火起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0 06:21 语音播报


【编者按】

四十五载改革开放的乐章波澜壮阔,是宏大叙事,更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鲜活故事。在故事中,千千万万个人的命运勾勒出时代发展的轨迹,同国家的未来紧紧相连:包产到户一石击水,激活沉睡多年的乡村;人们家底儿渐厚,“四大件”变“新六件”;京城旧貌展新颜,美得“有里儿也有面儿”;读书、学习、逛博物馆、赏艺术展,丰盛的精神食粮富足了内心,开阔了眼界……

为铭记过去、寄望未来,北京日报今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之“巨变”特刊,虽不能概括改革开放的全貌,但取其一二,将今日看似平常之事,放入四十五载的时间跨度中去了解,以求共同感知改革开放给普通你我带来的巨变。

45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在北京,个体经济蓬勃生长,“万元户”不再是新鲜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千元突破万元,如今再超7万元;京郊大地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道路……人们不再囊中羞涩,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自己就是单位”

尼克松访华美方首席翻译、美国前驻华公使傅立民在回忆改革开放后的北京时,提到一件令他记忆深刻的小事。

1979年夏天,傅立民在北京街头买了一碗汤面,卖面的人说自己是“个体户”。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不明所以,对方解释道:“我自己就是单位。”这一幕,顿时让他预感到,“中国马上就要开始腾飞了。”

作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的外国友人之一,傅立民的预感很准。到了第二年春天,北京街边的门脸儿已经有了许多不寻常的迹象。这一年5月开始,北京的缝纫、修鞋、理发、磨刀、补锅等30多个行当的400多家个体工商业户先后恢复营业,开门早、打烊晚,甚至推车挑担登门服务。

这一年,还有件不同寻常的事。10月,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里的“悦宾饭馆”开业了,八九平方米的屋子里,只能摆下三四张桌子,由母子三人亲自操持。小店虽简陋,但意义重大,这是全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人气十分旺。店主刘桂仙说:“一开门就排大队,从门口绕到胡同里去。好多国家的记者来采访,又是炒菜又是招呼人,顾不上接待他们,结果记者也排起了采访的队。”

2018年,悦宾饭馆门庭若市,墙上依然悬挂着1980年开业时的书法作品“尝尝看”。远近食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间饭馆所承载的独特历史意义。武亦彬摄

自此,个体户涌入蓬勃发展的大潮,成为集体经济的有益补充,大大便利着人们的生活。

如今,外出旅游只需动动手指,便能在网上完成心仪酒店的预订。但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段“住店难”的岁月,很多外地人进京找不到旅店,只能露宿于车站、街头,抬头“数星星”。

1982年,长春汽车配件一厂技术科工作人员刘光甫和同事到北京出差,晚上走遍大街小巷也找不到住处,最后在天桥附近找了个澡堂子过夜。这并不是个例。当时北京的国营饭店、旅店只有512家,才7万多张床位,实在是供不应求。

随着北京市政府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北京“住店难”的现象逐渐得到缓解。1985年1月9日,退休教师赵敏写信给《北京日报》,想利用自己的五间平房,通过贷款或者与郊区农民合资、与外省单位共同投资,开一个能容纳三四十张床位的“家庭旅馆”。当时,有这样需求的个体户不少,很快便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顺利办理了筹建旅馆的手续。

到1987年时,北京的饭店、宾馆由1983年的1500家、21.6万张床位,增加到3900家、43万张床位,外地人进京住店不再是难事,也不用“数星星”了。

“养鸡状元”买了小轿车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早出现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开,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一些农户埋头苦干,加上懂技术善经营,迅速成为农村致富的“尖子”,也造就了一批“万元户”。

1984年,昌平北七家农民孙桂英家干了一件令人艳羡的事:买车。改革开放后,孙桂英凭借着党的好政策贷款养鸡,平均每年能卖鸡蛋2万斤,一年收入少说也有一万元,成了北京农村第一家“万元户”。为了方便运输跑买卖,孙桂英花一千多元买了一辆三轮摩托,又花七八千元钱买了一辆二手的丰田小轿车,还和别的养鸡农户合伙买了一辆小货车。孙桂英后来回忆,“俺家买车的事儿当时还很轰动,报上说俺家是全国第一个买轿车的农民家庭。”

1984年,丰田小轿车在“养鸡状元”孙桂英家落户。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买轿车的农民家庭。李晞摄

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场上的黄瓜、西红柿等培育成本高的“细菜”供不应求。朝阳区将台乡大陈各庄农民安桂生发现了这个商机,决定承包温室种植细菜。是不是种菜的好把式,一比便知。到了收获的季节,和队里的平均产量相比,安桂生种的早春黄瓜产量高出7000多斤,产值高出2000多元;下茬西红柿产量高出5000多斤,产值高出2000多元。凭借着胆大心细又能干,安桂生的温室种菜干得风生水起,成为村里的“万元户”。

不少“万元户”富起来后,还不忘带领贫困户一起致富,为当时红火的农村改革再添一把柴。1984年,门头沟军庄乡东山村第一个“万元户”李振东看见同村农民黄振刚一家生活困难,主动向他传授水泥制品加工技术,建起家庭小水泥加工厂,并帮助他运输、销售。仅4个月时间,黄振刚一家就获纯收入1600多元。

受改革开放政策的惠及,北京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数迅速增加,其中,城镇个体户从1980年的0.3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45.6万人。而“万元户”的说法也逐渐演化成“十万元户刚起步,百万元户马马虎虎,千万元户才算富”的调侃,这一变化折射出的正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

“万元户”过时了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出了几何级数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到了2001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99元,“万元户”比比皆是,这个称谓也成为了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

看着儿子的工资条,北京市民张先生感触颇多。“这小子,收入是我年轻时的100倍。”他说,“我们那时候,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平均分!现在,儿子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每个月八成收入都取决于他当月的绩效完成情况,干劲高,收入也高。”

与此同时,北京人的消费水平也实现了“三级跳”——从过去千元级的家电消费,万元级的移动电话、普通住房消费,到了十万元级的私人汽车、商品房消费。2003年,本市户均拥有的存款数额已超过10万元,住房、汽车、旅游及留学等消费类别持续升温,市民在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方面的出手也更加大方。

收入和消费的双增长,见证了北京人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53岁的曹玉琦早已不为吃穿发愁了,注意力都放在提高生活质量上。什么是小康?在她看来,小康就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余钱买点股票、基金,有时间就出去旅游。2007年,她接受采访时说:“今年已经出去旅游两次了,3月去云南,9月又去山东。什么大理、丽江、威海,都去过了。”

我国从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至今,个税起征点已经历4次调整,从最初的800元提高至现在的5000元,这也成为个人收入大幅提升的有力印证。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62361元,迈入小康生活。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1956年增长了30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200倍。到了今年初,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7.7万元,从城镇到乡村,家家户户眼见着自己的钱包鼓了起来。

老乡一起奔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广阔的京郊大地上,涌现出许多生态富民的生动实践,通过绿色发展形成了全面小康的内生动力。

“蜜蜂在夏季采够蜜,就能够越冬了。”杨奇养了一辈子蜜蜂,以前每年秋冬季他都要带着蜜蜂去南方越冬,受尽奔波之苦,而近年来随着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追花的人”定住了。

保水养山使密云林木覆盖率高达73.14%,水库北岸更是北京最大的“自然蜂场”。大自然的回馈让密云找到了新的发展着力点——发展蜜蜂产业。密云对养蜂业的持续政策扶持,令“甜蜜事业”越做越大,不仅让全区300多户低收入农户“摘了帽”,还为全国的脱贫攻坚贡献了“密云方案”。

大兴北章客村,村小地偏。早晨8点,49岁的村民高建文扛起草耙子,走5分钟路就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片2012年春天种下的树林。“植树、管护,公司发工资,还给上五险。”高建文口中的“绿岗”来自北京市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平原造林工程栽种的绝大部分都是油松、银杏、白杨等景观生态林,后续管护很关键。这正好给当地农民特别是在平原造林中进行土地流转的失地农民,创造了就业岗位。

在探索生态发展的过程中,“蜜云”故事、“绿岗”就业不过是一个个缩影。延庆上水沟村在专家指导下引野山茶下山,采得流苏富山农;密云长城脚下的司马台村搭上民俗游的快车,成为密云区首屈一指的富裕村;一到夏天,怀柔区渤海镇的千亩花海绽放在青山绿水间,吸引市民从城区赶来赏花消暑……据不完全统计,到2016年初,全市已有20多万农民捧上了绿色生态“饭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接受新思路、应用新技术,京郊农民的蜕变少不了外来智囊团的帮助——无数大学生村官走进京郊,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4年,京郊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64.6%,居全国首位。2017年,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8810元,是1980年的74.3倍。

近年来,北京又在不断探路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让物联网设备成为农作物的“保镖”,让AI和云计算技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根据规划,到2025年北京将全面建成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使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到67.5%,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指日可待。

策划:黄玉迎 李思源 侯莎莎

设计:傅堃 焦剑

绘图:琚理 赵凯峰 郑可欣(实习)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