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巨变”特刊2| 家底厚实起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0 06:21 语音播报


【编者按】

四十五载改革开放的乐章波澜壮阔,是宏大叙事,更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鲜活故事。在故事中,千千万万个人的命运勾勒出时代发展的轨迹,同国家的未来紧紧相连:包产到户一石击水,激活沉睡多年的乡村;人们家底儿渐厚,“四大件”变“新六件”;京城旧貌展新颜,美得“有里儿也有面儿”;读书、学习、逛博物馆、赏艺术展,丰盛的精神食粮富足了内心,开阔了眼界……

为铭记过去、寄望未来,北京日报今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之“巨变”特刊,虽不能概括改革开放的全貌,但取其一二,将今日看似平常之事,放入四十五载的时间跨度中去了解,以求共同感知改革开放给普通你我带来的巨变。

“你家趁什么?”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互相“攀比”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曾经,吃上一顿带鱼、买到电视机、家里装电话,都能赢得同龄人的艳羡。时过境迁,现在再看,这些东西太过稀松平常,甚至,随着手机的发展,固定电话都逐渐退出了家庭舞台。从餐桌上到衣橱里,从住的房子到出行的车子,推门进入一个个小家,便能深刻体会改革开放45年来的巨变。

“四大件”变“新六件”

1984年7月23日,有157户人家的昌平县沙河乡王庄大队锣鼓喧天。原来,这里的110户社员在这一天喜气洋洋地把14英寸“牡丹”牌彩色电视机抱回了家。这是北京电视机厂在京郊的第一个“彩电村”。这个村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工、副三业一齐上,短短5年,全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加4倍。富起来的农民早已不满足看“黑白”了,所以一起买彩电。

改革开放仅仅几年,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传统的“四大件”就被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新三大件”取代,很快,录音机、照相机、电风扇也加入了家庭“大件”的行列,成为“新六件”。

不仅如此,私人电话也走进了普通人的家庭。1984年4月,朝阳区农丰里50多户普通人家装上电话,这是本市第一个安装小交换机的居民住宅区。很快,农民家里也出现了私人电话。1984年5月23日下午,一位农民来到北京市市内电话局营业室,掏出一张2000元的支票。营业员开出的收据上,写下了本市第一个农民自费安装的电话号码:815059,这位农民是京郊有名的种蘑菇能手赵明才。家庭电话一出现,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消费时尚,人们排队申请安装电话就像当年抢购彩电、冰箱一样踊跃。1984年,北京仅有私人住宅电话800户,到1992年时增长了140多倍。

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街头,还出现了私家轿车的身影。1986年1月,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管所第一次给私人小轿车单独立项,一辆一辆数的结果是759辆,到年底这个数字就变成1789辆。而在1978年以前,我国私人汽车的数量几乎为零。此后,私人轿车数量不断增长,到1989年年底时增至5120辆。

当时有人这样评价:“在北京街头奔驰着的数千辆私人轿车,把车痕留在大地上,循着它们的辙迹,就看到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矛盾,种种困扰,种种喜悦,种种希望。”

从电视、冰箱、洗衣机到空调、电脑、汽车……家庭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不断普及和创新迭代,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变迁,也折射出北京市民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

上世纪90年代,市民购买了新彩电。翟伟摄

大白菜冬季不再唱“独角戏”

民以食为天,吃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

五六十年前,北京冬天的菜市场里,95%的销售额来自大白菜。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难以想象大白菜在餐桌上的“霸主”地位。虽然当时每年冬天,北京都要从全国各地组织调运青椒、西红柿、韭菜等“细菜”,但这种调拨只能收杯水车薪之效。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连续几年在夏秋之际出现了“淡季菜荒”。全市几百个菜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每天清早或傍晚,菜店门前都有群众排着长队等候买菜。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逐步活跃,“居民购货证”退出北京,老百姓的餐桌也逐渐丰富起来。

山东寿光、河北张北等外地蔬菜进京“绿色通道”相继开通,北京与全国28个省市的700多个市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京城的“大菜篮子”更加鲜活了。1996年12月,虽处蔬菜淡季,新发地等六大批发市场日成交量突破700万公斤,除了大白菜、萝卜等北方常见菜外,云南的芝麻菜、湖北的紫菜苔、广东的芥蓝等也吸引了很多群众尝鲜。

曾经,北京市民吃鱼难,吃活鱼更难。从1978年至1985年,北京市场基本平日无鱼。“‘五一’节,我们四口之家竟没有吃上像点样的鱼。至于在菜市场能够买到鲜、活鱼,那就更难了。”北京市第四十中学教员王国凤1983年曾来信反映当时的现状。几年后,人们忽然发现:市场上的鱼多起来了,还净是活鱼。先是“胖头”,而后是鲤鱼、草鱼、鲫鱼、鳝鱼、甲鱼……品种越来越多,什么时候都有。1991年,全市一年上市活鱼5000万公斤,是十年前的10倍;两年后,又突破了7000万公斤大关,此后每年仍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是因为从1985年5月起,鱼的价格放开了,随行就市;同时,统购统销也被打破,国家、集体、个体谁都可以卖鱼,“望鱼兴叹”成为回忆。

其实,不光是蔬菜、活鱼,我们餐桌上的鸡蛋、牛奶等都经历了从过去的“紧俏”到如今的“日常”。活色生香的菜市场,填满了人们的胃,也承载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张大民”乔迁新居

2000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搬上荧屏,张大民家那间大杂院里狭窄潮湿的旧平房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当时在北京,像张大民那样“与树共处一室”“用床板搭出多层卧铺”的家庭还有不少,他们都盼望有朝一日能告别危旧房,住进新楼房。

金鱼池,作为当时全市规模最大的成片简易楼改造工程之一,从拆旧到住新,满打满算也就用了一年。张景林老人原来一家6口挤在西园子一间10平方米的平房,睡觉时就3块铺板外加一张单人床,遇着下大雨屋子进水,铺板都能漂起来。“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能住进80多平方米的房子,楼下还建有绿地、水池、小桥,都可以和颐和园媲美了。”坐在回迁楼房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老人不无夸张地说,但足见喜悦之情。

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此后十年间,全市共投入资金400多亿元,改造危旧房500多万平方米,近30万户居民梦想成真迁入新居。

为了缓解住房紧张、居住条件恶劣的状况,北京还下定决心走综合开发建设的路子。当时的方庄,除了一块块菜地,便是一排排低矮的住房。1986年9月,方庄住宅区奠基开工,成为本市第一个带有试验性的现代化住宅区,建筑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排排坐”,楼房高低错落,配套设施齐全。到2000年时,方庄住宅面积达225万平方米、居民近10万人,一度成为北京最大的住宅区。在商品住宅建设的带动下,市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仅2004年一年,本市就售出32.98万套商品房,成交面积达3879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3倍之多。

2001年11月15日,备受关注的本市廉租住房首次摇号配租活动由电视台现场直播。靠低保生活的孙宝信一家一直挤在一间10.7平方米的平房小屋里,六年级的女儿连床都没有,只能睡沙发。这次廉租房摇号,包括孙宝信家在内的98个家庭幸运地被摇中,成为本市第一批廉租房住户。

为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的问题,此后,本市又推出了常营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亦庄拆迁安置房、宋家庄保障房等众多公租房、两限房、定向安置房等保障房项目。2009年,本市还启动了棚户区改造试点,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17.5万户。

住宅建设大步前进,使不少家庭住房越来越宽敞。到2020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到了33.7平方米,提高了4倍。

一砖一瓦,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从蜗居小屋到基本适居的跨越,居住条件的改善托起了人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

2002年4月,金鱼池首批危改居民高举象征幸福的金钥匙,喜迎回迁。孙戉摄 

人均期望寿命节节高

丰富了餐桌,改善了居住,人们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时代带来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京城大街小巷逐渐增添了不少五颜六色的全民健身设施。到2013年,北京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已几乎覆盖100%的街道、乡镇和村以及有条件的社区。2022年,全市慢行系统超过320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突破50%。同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5%,居全国首位。

生活水平提高了,长寿老人越来越多。2013年2月19日是昌平京科苑小区刘凤清老人的百岁诞辰,祖孙四代欢聚一堂,给老寿星过生日。温暖的阳光照进宽敞干净的房间,餐桌上,除了生日蛋糕,红烧鲤鱼、油焖大虾等各种美味菜肴摆了一大桌。面对众人的祝福声,刘凤清笑得合不拢嘴。曾孙女、外孙女还把刘凤清的生日照片通过手机上传到微博上,上百名网友送上祝福。

来自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百岁老人的数量创下新高,达到1629人;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百岁老寿星仅有19人。

2020年,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4岁,比1989年的72.8岁增长了近10岁,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更是增长30岁。按照《“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到2030年,北京的人均期望寿命还将再上一个台阶,超过83.4岁。届时,人人享受健康生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拥有健康环境的局面基本形成,健康中国首善之区也将基本建成。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的人们,期待着更加健康快乐的好日子。

策划:黄玉迎 李思源 侯莎莎

设计:傅堃 焦剑

绘图:琚理 赵凯峰 郑可欣(实习)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