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巨变”特刊3| 门前漂亮起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0 06:22 语音播报


【编者按】

四十五载改革开放的乐章波澜壮阔,是宏大叙事,更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鲜活故事。在故事中,千千万万个人的命运勾勒出时代发展的轨迹,同国家的未来紧紧相连:包产到户一石击水,激活沉睡多年的乡村;人们家底儿渐厚,“四大件”变“新六件”;京城旧貌展新颜,美得“有里儿也有面儿”;读书、学习、逛博物馆、赏艺术展,丰盛的精神食粮富足了内心,开阔了眼界……

为铭记过去、寄望未来,北京日报今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之“巨变”特刊,虽不能概括改革开放的全貌,但取其一二,将今日看似平常之事,放入四十五载的时间跨度中去了解,以求共同感知改革开放给普通你我带来的巨变。

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45年来,北京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状况;建造立交桥,缓解交通拥堵;治理河道,实现水清岸绿;整治背街小巷,让百姓家门口面貌一新……如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门前变得越来越美了。

植树造林让市民“推窗见绿”

近30年前,《北京日报》一版“作家写真”栏目刊登了作家刘恒的人物通讯《老卫种树》,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激发起全社会植树的热情。

1984年,53岁的农民卫桂英,也就是文章中的“老卫”,同延庆县井庄乡三司村签订了三年内绿化1200亩荒山的承包合同。当年她和家人就在700亩的荒山上种植了13万株油松。冬天下了大雪,老卫为了看树依旧往山里跑;买树苗费钱,老卫就摸索着自己育苗;累了一天,她依旧长时间蹲在月亮底下,看着她的小苗儿出神。用她丈夫的话说,人都魔怔了。

像“老卫”一样的种树模范有一大批,他们掀起的“荒山造林热”为京郊增添了大片新绿,北京抵御风沙的能力大大增强。

北京城市中心地带开展大规模建绿造绿始于上世纪90年代。前门箭楼、莲花池、皇城根遗址公园等工程相继动工,到2001年底,本市城区共建成万米以上大绿地35处,总面积达100多公顷。这些大绿地犹如镶嵌在城区的翡翠,绿意盎然。

从2012年起,北京相继启动了两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大大优化了北京森林生态格局,其突出特点是“大尺度”,即连方成片地种植。首轮百万亩工程,就使得平原地区万亩以上林地增加了23个,千亩以上林地增加了210个,百亩以上林地增加了1931个,大大改变了平原区“林带多、片林少”的资源结构。不仅如此,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还把环城林带的“环”向西北扩大到山前浅山带,向东南扩大到与河北、天津交界的市界范围,成为“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的一部分。

通过大尺度绿化,大兴区在2012年至2018年间建设了26万亩生态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南海子公园被市民推举为“北京十佳生态旅游观鸟地”。通州区建成了东郊森林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万亩以上郊野公园和森林湿地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个。马驹桥湿地公园、永顺城市公园、永乐国学公园等各种类型的公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带、城市中心区、居民区和村庄周围拔地而起。

如今,北京已被绿色簇拥,满城青翠。截至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63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市民实现了“推窗见绿”。

1982年,顺义县北小营公社农民去植树。刘瑞聪摄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上世纪9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北京的桥》,记录了一段京城立交桥建设的辉煌历史。

自1974年第一座全互通式立交桥——复兴门立交桥建成通车后,北京的立交桥越修越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立交桥的建设速度更是突飞猛进,平均每年建成15座,设计水平、施工速度也逐年提高。

1990年8月,“西厢工程”全面开工。一年后,西便门、天宁寺、广安门、白纸坊、菜户营五座主要采取苜蓿叶加定向运行方式的立交桥建成通车,速度之快令人感叹。尤其是天宁寺立交桥,这座7层楼高的立交桥由15座桥梁组成,其中跨越护城河的南北主桥各长600米,净高6至20米,结构复杂。一眼望去,桥套桥,桥摞桥,桥上有桥,桥下有桥,在当时被誉为“立交桥之王”。

然而,天宁寺立交桥的第一把交椅还没坐热,就让位给四元桥了。1992年8月,四元桥破土兴建。这座桥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顺路、四环路与坝河的交汇处,是一座全互通式四层大型立交桥,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由主桥、匝道桥、跨线桥、跨河桥等大小26座桥梁组成。为了保证与机场路同期竣工通车,高峰时工地有5000名市政工人同时奋战,硬是把40个月的工期挤压到了10个月。建成通车后,四元桥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立交桥。外国桥梁专家当年参观时惊叹:在美国建造这样大的桥,起码要3年!

一座座立交桥飞架,在那个年代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1994年6月的一份数据显示:当时,北京的平交路口每小时通过4000辆就会出现严重堵塞,而立交桥每小时通车8000辆以上仍井然有序。

截至1998年7月,京城共建成160多座立交桥,主要分布在二环、三环和四环路上。至今,这些立交桥仍是北京的亮丽风景。每当夜幕降临,灯光闪亮,立交桥宛如翩跹在城市里的“地上彩虹”,绚丽夺目,美不胜收。

打造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上世纪90年代末,京城水系环境一度恶化,有的河道甚至成了臭水沟。

1998年4月,北京投资11亿元治理城市水系。两年后,长河、昆玉河、南护城河、筒子河、“六海”(即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等50公里河道和13处湖泊实现了“水清、岸绿、流畅、通航”,河湖水质明显改善。伴随着京城水系的北线与南环相继通航,人们可以泛舟水上,去颐和园、玉渊潭……清清河水为京城增添了几许灵气。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的河湖治理追求人水和谐,生态治河。打开尘封的盖板河,扩大河湖水面。恢复自然河道环境,恢复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

北京先后治理了长河、清河、坝河、北土城沟、小月河、莲花河、凉水河、北护城河、马草河、亮马河等,治理河道总长400公里。曾经又脏又臭的凉水河,经过清淤、截污、除臭、绿化造林等一系列治理,基本实现了“水清”和“岸绿”的目标。“亦庄新城滨河公园”打造了凉水河新景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凭借良好的生态景观,凉水河亦庄经济开发区段入选水利部办公厅的第一批示范河湖建设名单。

近年来,北京因地制宜,持续开展河湖治理。“十三五”期间,142条、669公里曾经不达标的黑臭水体完成治理,全市“清水”河段大幅增加。“十四五”开局之年,1000余条排查出来的小微水体也完成了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9月1日,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开园,先期建成的2平方公里共有花溪锦田、玉湖、松云华盖等10个景点。2022年9月,包括昌平、顺义在内的一期全面对外开放,迅速成为市民体验郊野风貌、休闲游憩的好去处。如今,温榆河公园二期正在建设中,有着北京城市最大“绿肺”之称的温榆河公园,已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

随着河湖水域环境不断好转,“亲水游”蔚然成风,许多河湖水系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来自202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京城处于健康等级的水体占87.2%,全市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身边的河水清了,吸引来大批水鸟栖息,市民出门就有清流绿带绕京城的好环境。

一座座飞架的立交桥成为北京重要的交通地标。图为2004年拍摄的四环路立交桥。许寿金摄

让城市“有里儿有面儿”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近年来,北京先后开展了两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让百姓家门口的面貌焕然一新,整个城市“有里儿有面儿”。

现如今,位于东城区南锣鼓巷地区的雨儿胡同,已经成为“漫步北京”胡同街巷探访路线中的一处著名打卡地。可在2015年以前,胡同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胡同的小院内私搭乱建普遍,历史风貌破坏严重,最让居民闹心的是居住条件较差,环境秩序混乱,出行不便。

经过背街小巷整治提升,雨儿胡同拆违建、修缮加固老屋、利用腾退房屋增设厨卫浴等设施、绿化美化院落,不仅恢复了胡同肌理和历史风貌、改善了人居环境,还建起了新老文化共生的“共生院”:有居民聚会用的“槐香客厅”,有议事协商、调解邻里矛盾用的“议商暖阁”,有居民轮流值班提供各种服务的“值年小站”,有青少年家庭的共享空间“文馨书馆”,还有展现胡同修缮整治历程与成果的“琢玉学堂”。如今,这条老胡同的居民过上了现代生活。在雨儿胡同30号院住了大半辈子,年过七旬的居民崇宝财说:“这几年,我家生活翻天覆地!”

宫门口东西岔胡同从违建遍地的乱巷变身“最美街巷”也是近两年的事。作为西城区首个历史文化街区胡同更新项目,宫门口东西岔胡同整治于2020年6月开始。拆除违建、架空线入地、保留老门扇、恢复老山墙……胡同环境明显改善,引得全新的业态争相进驻。网红咖啡店来了,精品餐厅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食客也奔着宫门口东西岔胡同来了……明清时期就是小商业区的宫门口东西岔,又恢复了往昔的商业氛围。在2022年十大“北京最美街巷”评选中,可赏红墙白塔、可观竹影婆娑、可品中西美食的百年胡同“宫门口东西岔”榜上有名。

为进一步巩固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成果,今年,北京制定了《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从今年起至2025年,北京将完成5393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打造426条精品街巷、3687条优美街巷。

大城之美,美在细节。居住环境的巨变,让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好。

策划:黄玉迎 李思源 侯莎莎

设计:傅堃 焦剑

绘图:琚理 赵凯峰 郑可欣(实习)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