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之“巨变”特刊4| 精神富足起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0 06:23 语音播报


【编者按】

四十五载改革开放的乐章波澜壮阔,是宏大叙事,更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鲜活故事。在故事中,千千万万个人的命运勾勒出时代发展的轨迹,同国家的未来紧紧相连:包产到户一石击水,激活沉睡多年的乡村;人们家底儿渐厚,“四大件”变“新六件”;京城旧貌展新颜,美得“有里儿也有面儿”;读书、学习、逛博物馆、赏艺术展,丰盛的精神食粮富足了内心,开阔了眼界……

为铭记过去、寄望未来,北京日报今日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之“巨变”特刊,虽不能概括改革开放的全貌,但取其一二,将今日看似平常之事,放入四十五载的时间跨度中去了解,以求共同感知改革开放给普通你我带来的巨变。

红门、灰墙、绿植、流水、书法、咖啡……12月的午后,阳光明媚、心情正好,家住虎坊桥的武艳又在这曲径通幽的宣南书店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改革开放45年来,“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代代勤奋好学的北京人的座右铭,北京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求知若渴的人们拥有了更多学习空间。现如今,北京已有2000多家实体书店、6000多家图书馆室、7000来个公共文化设施、5600多个室外文化广场、225座备案博物馆……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里,每一次行走其间,都是一次文化之旅的启程。

高考改变亿万人命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很多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是荒芜而又茫然的。包括著名京籍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内,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里都提及过当时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一群男生整天在胡同里无所事事地游荡、茬架的场景。

1977年冬天,一场国内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改变了几十万人的命运,也激发了年轻人向上、奋发的活力,吹响了改变时代风貌的号角。

1978年金秋,前一年冬季和当年夏季“金榜题名”的两届考生一起迈入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在北京的高校里,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学生们积累了多年的能量爆发,开始竭尽全力地摄取知识。

曾在云南插队的北京知青刘旭东考上了人民大学。进入大学校园,他和同学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那时,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就像久旱逢甘霖,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本没有人在宿舍睡懒觉。”刘旭东说,即使谈恋爱,也是一起去图书馆,以学习为重。他记得当时有一名女生收到男生的表白纸条,愤然回复道:“吾等已浪费大好青春十余年,年华所剩无多,更应刻苦学习,怎可再纠结于儿女情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舫1977年考大学时已经29岁并有了孩子,高考让他恢复了中断11年的学业。他那时的学习状态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不论严寒酷暑,每天早晨4点多起床,夜里10点就寝。他说,如果没有高考,他可能会一辈子在老家的农药厂当化验员或者务农。高考,给了他一次人生翻开新篇章的机会,他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对得起这次难得的良机。

从1977年到现在,高考从未中断过并且进行了多次改革。40多年来,全国有亿万考生进入大学读书,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我们的国家也因为这些人才的成长而欣欣向荣。

在恢复高考的同时,1980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即“高自考”。到1995年,北京每25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参加了“高自考”。更重要的是,随着高自考热,也出现了夜大热、电大热,人们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终身学习的风尚一直延续至今。

6000多家图书馆室覆盖全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北京市的图书发行渠道只有新华书店;1984年时,北京集体、个体书摊也只有165个,与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极不适应,造成了“买书难”。

随着发行渠道的增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书市红火起来,北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读书热”。

北京日报记者在描述1992年10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书市场景时曾写道:一个挨一个的书摊,被购书人围得水泄不通。手提肩扛的购书者从一家书摊挤出,又匆匆拥进另一家。书市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甚至还有外地读者慕名而来。河北东光县中学教师李宝重趁学校放农忙假跑到北京,刚下火车,吃碗馄饨就赶来了,没用两小时,三百多元钱就换成一大提包书画类图书……逛这届书市的人平均每天两万以上,最多的一天,每分钟有200多人进入书市。

“爱书人”李梨常为住在北京而感到庆幸,他觉得北京处处渗透着文化气息:“不说那一个个闻名遐迩的书店,也不表那遍布各处的大小书摊,单讲那一届届的书市、一次次的书展,就足以令人神往了。那里有思想的流动、智慧的火花、书香的浸润……”

为了便于“爱书人”读书,北京这些年也在做着各种努力。除了应有尽有的网上书店,实体书店也增加到了2000多家,24小时书店、无人书店、智能书店……各有特色,人气超高。作为北京文化名片的书市也从地坛一花独放,发展为地坛、朝阳公园并蒂齐开。要说看书最方便的地方还是图书馆,除了西三环附近的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的布点已经从各区延伸到街道、社区,达到6000多家,很多居民一出家门就有图书馆。如果不方便去现场的话,还可以享受线上借书、快递到家的服务。

2006年11月11日,地坛冬季书市举办青年学习节。贾同军摄

逛博物馆成新时尚

“现在逛博物馆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看’了,沉浸感特别强大。”中国人民大学的小沈兴奋地说,逛博物馆不仅是一项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时尚的日常生活方式:去故宫博物院感受建筑的庄重与精妙的同时,可以顺便买个《千里江山图》感温变色杯,留个念想回去继续品味;参观国家自然博物馆累了,有特色的三叶虫拉花咖啡可以喝,与参观相映成趣;沉浸在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体会科技赋能艺术的魅力时,能像玩游戏一样,与“活”起来的文物互动;到各个名人故居感受他们生活过的气息,还有机会以演员的身份参演一出戏剧……

容秀霞一家也是“博物馆迷”。这些年,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大大小小100多家博物馆,还收藏了从1991年开始发行的全套博物馆通票以及各个博物馆的门票、简介、纪念章和书籍等资料。为了分享观展的收获和喜悦,他们还在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举办了“逛遍京城博物馆”展览,让大家感受到了北京博物馆的丰富与多样。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1949年,北京的博物馆只有两座;1979年,发展到19座;1989年,达到59座。从2007年开始,北京推出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让观众和博物馆的距离更近了。2020年,北京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概念与目标,北京的博物馆建设更是走上快车道。截至目前,包括“小而美”的博物馆、类博物馆在内,北京已有备案博物馆225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已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博物馆集群。与此同时,“北京博物馆云”等服务平台也已上线,在手机上就能“畅游”博物馆。

“博物馆真是立体的大学。博物馆能让人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我女儿有个口头语就是‘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很多小事儿也不计较了,遇到一些挫折也很平和、很淡然。所以说,心态和格局这种无形的素质是潜移默化地滋养出来的。”50多岁的市民杨明朗深有体会地说。

根据规划,2035年,北京的各类博物馆数将超过460座。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博物馆成为北京人徜徉古今文化海洋的好去处。

2017年暑假期间,京城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迎来参观高峰。樊甲山摄

家门口领略国际艺术大师风采

指挥大师西蒙·拉特、小泽征尔,钢琴家莱昂·弗莱舍、基利·格拉夫曼,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歌唱家茵瓦·穆兰……回顾国家大剧院2011年的演出排期表,一个个光芒四射的名字赫然映入眼帘。伴随着北京吸引力的增强,一位位艺术名家接踵而至,让北京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世界顶级大师的风采。

“1998年,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第一次到北京演出,是在人民大会堂。他指挥《霍万兴那》出神入化、细致入微;指挥《天方夜谭》和《火鸟》对比炽烈、直抵人心,让整个剧场弥漫着从他手指中飞出的激昂音符,实在让人难以忘记。”提起那次演出,很多观众还历历在目。

人民大会堂的场地宏大壮观,但终归不是专业的演出场地。2007年,国家大剧院建好了,从2011年起,捷杰耶夫几乎与北京观众“一年一约”,被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为“姐夫”,体现了大师与观众间的双向奔赴。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澳大利亚作家大卫·威廉森的《足球俱乐部》、中国作家曹禺的《日出》……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后也是好戏连台,让更多观众有机会品味大师的经典之作、享受戏剧的文化魅力。

除了上演大师的经典作品,北京人艺还经常举办艺术普及公益活动,比如“剧场艺术课——大家面对面”“致敬与传承——群众戏剧公益演出”“剧本朗读”等。“能参加这样的普及活动,与演员面对面沟通,让我对戏剧的理解更深了,也更爱戏剧了。”参加北京人艺剧本朗读活动的顾秀红说。像顾秀红一样,很多市民通过北京人艺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着艺术的浸润。

近些年,随着以国家大剧院和北京人艺为代表的演出场所的增多,北京演艺市场日益成熟。2021年7月,北京市提出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包括音乐会、歌剧、戏剧、戏曲、影视、展览等文化活动全面开花。

今年,“着力打造‘演艺之都’”首次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大戏看北京”更成为百姓受惠、市民共享的高品质文化品牌。今年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院团在线下带来35部139场展演,吸引超12万观众走进剧场。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演出、展览走进商场、餐馆、社区,把艺术资源送到观众更易触及的地带。这些艺术教育普及活动,恰似一项浩大的滴灌工程,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与滋润,影响着观众的精神和城市的气质,也实实在在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今年年底,在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北侧,“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将全面建成。这三座饱含东方韵味、焕发时代气息的文化新地标群,将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公共文化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让知识改变生活,用艺术改变视野,以文化彰显力量。

策划:黄玉迎 李思源 侯莎莎

设计:傅堃 焦剑

绘图:琚理 赵凯峰 郑可欣(实习生)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