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普惠金融新空间 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李悦

2023-12-20 17:56 语音播报

进入
金融
看更多
+ 订阅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从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公园绿地,到新市民服务增加,适老化场景扩容,再到乡村整洁宜居,生产生活便利……在不知不觉间,首都市民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是金融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在推动城市发展,全力稳增长的同时,金融业落实落细一件件民生实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急愁难盼”

2022年下半年开始,提前还贷的热度升温。今年上半年提前偿还存量房贷的现象大幅上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8月31日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尽管提前还款客观上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有一定影响,但截至目前,首都地区商业银行均出台政策,或快或慢做好相关服务。伴随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启降低首套房贷利率,存量房贷利率“二套转首套”批量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利好效应正逐渐显现,目前提前还房贷的额度比二季度有所减少,提前还房贷的热度在下降。

促进消费扩内需

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的大方向下,首都金融在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上积极行动,推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建行北京分行结合北京消费季整体安排,依托“建行生活”APP以“政府补贴资金+平台投入补贴”的方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围绕购物、餐饮、电子数码、汽车等消费点,促进区域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工行北京分行积极参与北京市“京彩绿色消费券”发放、“北京消费季·夜京城”等重点工作,围绕“大宗、商圈、餐饮、文旅、教育、娱乐”六大消费主题,持续开展新活动。

今年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是金融监管总局挂牌成立后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组织的首次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北京地区各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人群,以“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为核心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提振金融消费信心,增强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与满意度积极行动。

多角度着手建设新农村

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旧村改造、农户生产经营等资金需求,是新时代金融“三农”工作的新内涵。

全力支持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农行北京分行精准助力20余个乡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累计提供信贷资金超200亿元,有效改善郊区群众居住环境。为郊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审批贷款近230亿元,已实现投放超70亿元,有力推动远郊区宜居环境打造。

着眼于京郊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北京农商银行推出惠农快贷、优农快贷、市场经营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专门解决各区特色农业供、产、销各环节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标准化流程、绿色通道等措施不断优化涉农企业和农户的申贷服务体验。与此同时,契合首都乡村旅游业发展特点,北京农商银行升级乡村旅游贷款,创新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金融服务模式,成功支持门头沟梁家庄精品民宿、怀柔区田仙峪村国奥乡居等项目。

引擎——2023年度惠民金融品牌年终盘点

编辑:李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