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17:58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作为首都普惠金融特色银行,近年来,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机构政策要求,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不断实现业务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近三年来,北京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近90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效果突出,连续三年获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级一级,2022年度辖内中资银行小微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获评“优秀”等级,人民银行创信融工程持续保持第一水平,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强化机制 减费让利
为小微发展带来多重金融支撑
建立健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是近年来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始终不忘“支农支小”初心,北京农商银行从体制机制优化着手,不断做普惠金融服务“加法”,全力探索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以夯实小微金融“四梁八柱”的基础架构为主线,北京农商银行深化全行普惠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小微业务前中后台差异化管理服务模式,持续探索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小微信贷业务体系,激发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从健全配套保障、强化考核激励、确保资源供给、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组织实施五个维度,推出了28条举措、72项具体工作,推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愿能会”长效机制落实落细;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内部考核和传导机制,单列信贷计划、建立专属考核、加大激励倾斜、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增强全行上下齐心协力服务小微企业内在动能。
贯彻落实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北京农商银行深入落实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本着“应减尽减”“能减快减”原则,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将政策红利惠及普惠型小微企业4500余户;积极为小微客户申请各项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已累计为800余户企业申请首贷贴息328万元;充分运用支小再贷款政策工具,扩大金融政策工具惠及面,近三年累计申请212亿元再贷款支持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积极落实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续贷政策要求,优化指标考核设置,切实做好小微企业客户首贷、续贷、信用贷等融资服务。
科技赋能 深化合作
打好助企惠企“组合拳”
从创新产品服务到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小微服务“朋友圈”,北京农商银行从内部外部“双管齐下”,协同推进互补合作,不断做大普惠金融市场规模。
以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升级。北京农商银行深化创新驱动,倾力打造“凤凰e贷”线上产品体系;对接人民银行“创信融”平台,打造“农商e信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产品;积极拓展“农商e链通”产品业务渠道,推动对接优质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和核心企业自建平台,累计服务供应商1600余家,提供供应链授信额度140余亿元;创新研发线上商户贷款产品“凤凰e商通”,通过线上风控系统自动核定授信额度,实现主动授信,随借随还,为个体工商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小额贷款支持。
凝聚普惠金融服务合力。近年来,北京农商银行持续加强“政银担企”多方合作,积极推进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模式,加强重点市域担保公司沟通交流,通过举办业务对接活动、搭建平台、信息共享等方式,助力小微业务增量扩面,全行银担合作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加大外部平台对接力度,实现与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再担保数智平台对接,下发企业信息“白名单”,拓宽外部获客渠道;强化供应链营销方式,将“金融+产业+生态”相结合,以核心客户为中心开展供应链、产业链营销,积极拓展下属子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客群,进一步延伸综合服务层级和广度,落地京信金融平台首笔供应链业务融资。
营商环境好,企业活力足,地方经济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号召,北京农商银行深度参与“零信贷”客户走访和“百行千人助万企”等活动,走访客户近5万户;持续做好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入驻工作,积极参与“信贷易融”系列银企对接启动会,加强首贷户金融服务,助力营造首都营商环境建设,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入驻银行考核评分排名保持前列;加强银税合作,完成银税数据直连系统建设,有效打破企业信用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多传递、让客户少跑腿”,让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从中受益。
建设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更是金融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未来,北京农商银行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当好服务首都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切实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