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08:59
如果给2023年的北京社区治理提炼一个关键词,共商共治,无出其右。北京正加速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精细化程度越深,居民身边出现的“天大小事”就会越多。一年来,不论是本端“北京民声帮您办”诉求反映平台、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还是街道社区的热线电话,市民反映的各类民生难题都占据了相当数量。违停治理、老楼改造、拆违建、办房本、划车位……问题看似不大,解决起来却真难。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非此即彼,在法理情中,如何寻求“最优解”,找到“最大公约数”,这不仅是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命题,也时刻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和水平,更是市民维护自身权益、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
和谐的社会关系离不开沟通和理解。近年来,“老街坊议事会”“居民议事厅”“社区建言堂”等组织在京城遍地开花,成果颇丰。比如,丰台区丰台街道设立居民议事厅21个,今年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462次,平均每天议事1.3场,吹哨报到会135次,协商解决社区治理难题756件。海淀区永定路街道有25个居民议事厅,居民议事协商会今年开了429场,通过共商共治,协商解决社区难题333个。正是在共商共治模式助力下,丰台街道接诉即办量较去年降低了14.1%,满意度提升7.3%;永定路街道受理接诉即办案件的数量也较去年降低了36.64%,满意度提升3.13%。聚力共治,在政府与市民的互动中,政府部门收获了更高效的治理选择,市民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有事好商量,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正因为关乎切身利益,多让一分、少取一厘,说得轻松,办到却很难。站位不同,想法自然不一。互动、碰撞、争执,协商议事过程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以商量助共识,以共识促凝聚,新闻媒体积极搭建协商平台,为沟通牵线搭桥。本端开设“有事好商量”栏目,记者深入社区,倾听居民心声,反映群众诉求,帮着属地想办法,寻找各方都满意的答案。医院停车资源引发附近居民及就医患者的停车之争,凭借党报公信力,记者联合街道、城管委等相关部门现场协调,推动车位错时共享;居民楼被百家档口“围城”,居商矛盾突出,记者推动相关各方拓宽思路,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属地街道和企业共同出资解决“达标扰民”问题……一个个长期无解的民生难题有了新的解法。
各方共商求取共识,民意与治理融合,城市共治才有更坚实的基础。共商共治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化解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无限需求与有限的行政资源间矛盾的一剂良方,为超大城市治理交上了一份“北京答卷”。尽管目前仍在不断探索阶段,仍需逐步扩展共治主体,完善共治机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一年会有更多共商共治的生动故事在城市中发生。
“盼了26年,终于拿到大红本”
“你看,这是我心心念念盼了26年的大红本!”王女士将房产证捧在手里,笑得合不拢嘴。
永金里小区居民祖国庆: “26年拿不到房产证,问题就卡在了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上。为了解开这个扣,民情议事厅做了很多工作。话说开,事理清,难事终于办成了!”
海淀区永金里小区15号、16号楼共336户居民,但因历史原因复杂、各方矛盾尖锐、存在法律纠纷,其中有224户一直无法办理房产证。多年来,街道社区推动“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终于通过多方协商、共商共治,找到了让各方都满意的答案。
永定路街道综合办公室信访工作负责人王永介绍,20年前居民曾有一次办证机会,但因牵头办证的开发商公司与居民搬迁时签署租赁合同的公司不一致,不少居民担心上当受骗没敢办理,后来再想办却办不成了。
问题卡在居民与开发商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王永说,第一次办证时,居民与开发商约定办证后补齐房租、供暖等欠款,但房本下来后,部分居民并未补齐欠款。开发商认为居民未能履诺,不再配合办证。而居民认为家里暖气不热、小区长期无人打扫,公共设施缺少维护,没享受到服务,对补缴费用十分抵触。一来二去,双方矛盾激化,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开发商与产权单位之间还存在司法纠纷,加剧了办证难度。
解开这个“死疙瘩”,街道民情议事厅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永定路街道在每个社区都设有民情议事厅,街道会就居民反映的问题召开协商议事会,以街道社区为核心,协调各方沟通协商。第一个民情议事厅诞生在一株石榴树下,从此民情议事厅有了“石榴树下”这个名字。“议事厅不仅设在街道社区的会议室,也在马路边、小区里、居民家。一次商量不出结果,就多商量几次,直到问题圆满解决。居民有事愿意商量,有事能商量,把话说开、把事理清,路子找对了,难事也不再难办。”王永说。
永金里社区党委书记赵志斌说,大家商量办证问题的次数已经数不过来了。社区充分发挥民情议事厅的作用,促成居民、物业、产权单位等各方协商,通过优化物业管理,为解开居民心结提供契机。街道邀请区房管局、区住建委、规自委海淀分局、区信访办、产权单位、物业及居民代表共同参与讨论,这样全员参与的大型协商议事会不下20次。
一次又一次“有事好商量”打开了办证突破口,开发商同意配合办证,并与物业公司进行沟通,今后继续加强物业管理;居民也承诺只要确保办证,愿意补缴相关费用。目前第一批20户居民已经领到大红本,第二批房产证有望春节前交到居民手中。
“拆了私搭乱建,增了新车位”
“之前交了停车费,进来后却发现没有地方可停。现在小区里增设了新车位,下班回来后也可以顺利地把车停到自己的车位了。”小区的变化让郭先生很是欣喜。
随着有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小区内停车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丰台区泥洼路5号院是一个建成超过30年的老旧小区,小区住户共512户,固定车位只有102个。居民表示,在这里停车全靠抢,但凡有辆车开走,车位马上就能被占。因怕车位被抢,居民甚至不敢动车。由于是老旧小区,小区可利用空间有限,怎么才能规划出空余位置满足居民停车等日常需求?街道社区不断推动,以居民议事厅为平台,小区内私搭乱建占用的公共空间得以腾出,居民们共同商议决定其未来用途。
东大街东里社区工作人员王俊: “拆违后的腾退空间怎么规划,大家一起商量着办,会优先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让车回来都有地儿停。”
记者了解到,5号院内面积较大的一片公共区域位于6号楼南侧,该楼一层多家住户都存在私搭乱建。老住户说,刚搬来小区时,开发商曾默许部分一层住户在小区公共空间搭房圈地。这导致长期以来,小区居民停车只能贴着一层住户外扩区域停放,使得本就不宽敞的公共空间变得更加局促。
想要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说服一层居民让出被占用的公共空间便成为了重中之重。丰台区丰台街道东大街社区书记张蓉说,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在前期走访时发现,6号楼一层部分住户本身也有停车需求。从前期实地走访,到与6号楼居民讨论,拆除私搭乱建的计划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有的居民提出希望在拆出来的空地上增设车位,有的居民则希望种植花草或增设公共设施,一层居民则希望未来生活不会受到楼前空间停车或活动的打扰。
面对居民差异化的需求,街道和社区多次召开协调会并请来设计公司制定包容性方案。最终经过商议,各方决定在邻近6号楼南侧处增设1.5米高的矮墙,以此降低一层住户受到的影响。今年9月,随着私搭乱建清理完毕,围墙搭建及公共区域路面硬化工作也随之启动。在征求居民意见后,施工方在该片公共区域中部重新施划了停车位,使原来贴着私搭乱建设立的9个车位扩充至如今的17个。张蓉表示,新增车位优先满足了6号楼无车位居民的停放,同时,该楼居民停在小区其他区域的车辆也被调回此处。此外为了满足居民增设公共设施的需求,街道和社区还在这片公共区域东侧的大树下安装了长椅,在西侧硬化路面处安装了晾衣杆,方便居民使用。如今,包括泥洼路5号院在内已有多个院落通过居民共商共治完成了类似改造。
“昌盛小街不堵了,商居同盟干得好”
李先生家住昌平区城南街道昌盛园小区,此前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通过商居同盟的协商共治,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他常感慨,现在的昌盛小街好走多了,商居同盟干得好。
李先生告诉记者,昌盛园小区二区、三区的底商处开有多家经营餐饮及果蔬生鲜的商铺,这些店铺门口每天都有很多小型、中型货车往来。为了方便装卸货,车辆经常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经常会出现早高峰堵塞道路的情况。“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对这条路进行了改造和提升,整条道路由人车混行改成了机非分流。硬件改善后,乱停车的问题却仍有发生。”
记者了解到,介山路在改造后更名为“昌盛小街”。道路全长628.5米,连接昌盛园、介山、世涛天朗等五个社区,虽只是一条社区内部道路,但由于沿街设有大量商铺,它成为服务该区域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街巷。探访中发现,由于昌盛小街本身的社区内部路属性,交管部门只能对市政停车位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规范,却无权处罚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于是工作便落在了昌盛小街的商居同盟身上。
城南街道商居同盟会长韩向明说,商居同盟的全称是“商居协同共治联盟会”,该组织由昌盛小街沿街商户、社区、产权方及居民代表组成。“商居同盟设有公约, 采取‘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议事协商方法,旨在维护小街经营品质、提升小街营商环境。”
接到李先生的诉求后,商居同盟的工作人员分多日对沿街商铺早高峰期间车辆停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韩向明说,“这些商户卸货的时间并不完全固定,也并非必须在早高峰期间进行卸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商户便忽略了这种做法对早高峰行人和非机动车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商户反映,由于路侧停车管理系统尚未投入使用,一些机动车长期占用车位也对卸货造成不便,这才导致居民诉求的产生。”韩向明表示,商居同盟一方面向相关部门提议尽早启用路侧停车管理系统,另一方面也邀请商户和居民代表召开了协商议事会,通过倡导错时卸货、规范停车等手段改善路面环境。“如今随着路侧停车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及商户们响应倡导,昌盛小街早高峰机动车堵路的情况已经得到了解决。”
商居同盟成员、锅圈食汇火锅烧烤食材超市店长王高明 :“目前商居同盟有共享雨伞、爱心套餐、暖心饮品、小修小补、共享药箱等暖心服务。作为商户,我们将继续努力参与小街共治,让我们昌盛小街越来越好。”
韩向明表示,如今昌盛小街已有96家商户加入了商居同盟,居民代表也参与到同盟中,为这条商业街的管理、发展建言献策。“占道经营、喇叭噪音扰民乃至装修过程中烟道朝向居民楼、私拆私改屋内结构等问题,都已经被纳入到了商居同盟公约的规定中。”
党媒搭台“有事好商量”
2021年初,本端“有事好商量”栏目诞生。本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致力于搭建平台,让城市治理的参与各方平等对话,为分歧各方提供政策、法律、道德、情感的视角,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今年汛期雨量较大,树木拱路又拱房的问题凸显。树到底能不能伐,居民意见难统一,在局促的空间里作业,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各方商讨。小小一棵树,难倒了不少人。
在东城区永恒胡同11号院外,一棵有6层楼高的白蜡树拱了居民家的房子,大树的树根伸到了房子下面,屋里的地板翘起,墙面也出现了裂纹。这里的居民早就有翻盖房子的想法,但碍于这棵大树“阻挠”施工,一直干不了。2022年11月,经园林部门充分评估,这棵白蜡树的砍伐许可证就已经批下来了,可真要伐树,困难重重。
永恒胡同的宽度只有5米,胡同里停着居民的车,有的居民家刚刚翻修完房瓦,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作业,树枝掉落砸了车、砸了房怎么办?周边居民顾虑不少。更大的难题来自于伐树作业本身,这棵白蜡树的树冠和空中的高压线“纠缠”在一起,伐树需要断电。电力部门和安定门街道多次研判发现,一旦拉闸,周边多条胡同都会停电。这些胡同里,不仅有医院,还有一些重点单位,这些地方容不得停电,可因为胡同空间狭小,临时供电车辆又开不进去。居民意见难统一,周边单位难协调,伐树的事情被拖住了。
今年5月以来,在本端“有事好商量”栏目的关注参与下,属地安定门街道积极联系,协调居民暂时把车停到附近中绦胡同的停车场,还为使用吸氧机的老人临时安排了住处。工作人员向居民详细讲解伐树作业的特殊办法,保证掉落的树枝不会砸到房子,这一连串的措施让居民少了顾虑,多了配合。为了解决伐树作业过程当中的断电难题,北京电力公司拿出了更科学的方案,用断接导线作业代替传统的拉电闸。10月31日,通过前期多轮的商讨,一场默契配合无缝衔接的大戏开始上演。至当日下午,这棵让居民烦恼多年的白蜡树终于伐掉了,胡同的电力也很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