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数据:国产数据库走向自立自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30 09:20 语音播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机器是蒸汽机,解决了物质的自由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机器是电机,解决了能量的自由移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机器是电脑,解决了信息的自由移动。前三次工业革命都是在局部领域率先突破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但第四次工业革命截然不同——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爆发,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步开启一场新变革,影响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真正的大国崛起,须依靠自己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然后才有可能去推动自身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发展。

国产数据库的血脉觉醒

当数字资产化,数据库技术不仅成为数字资产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同时也是构成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在“十四五”期间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提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国的数据库厂商需要和世界顶级数据库厂商同台竞技、“一决雌雄”。

根据墨天轮中国数据库流行度排行,共有288个数据库厂商榜上有名。数据库市场繁荣程度可见一斑,源其本质是市场需求旺盛,一方面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国产化“可替代”势在必行。

然而,当前繁荣的数据库市场核心支撑技术仍是“拿来主义”,或基于开源系统改进,或从厂商购买源码授权,起点虽然高但产品架构几乎不可能调整。因此,想掌握核心技术难上加难。

国内能够做原创测试的企业屈指可数。工信部开展源代码自主度测试方案,在400W+开源项目、10000W+组件数、160TB源码进行代码以每10行检测粒度进行比对。天云数据通过测试,系统自主研发率99.62%。

值得一提的是,Gartner、Forrester、IDC等国际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提供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技术见解”为宗旨,而根据这些机构的报告数据显示,天云数据Hubble数据库已成为国内第一阵营数据库。

信创数据库的复兴之路

数据库是我国“核高基”重大专项重点突破的核心产品之一。数据库软件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基座、软件信息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国内基础软件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中国软件信息产业的生态构建至关重要。

国产数据库的昨天以分布式为主,只能做单项突破,核心解决算力拓展问题,这个赛道以开源调度封装为主。

国产数据库的今天是混合负载的HTAP数据库,核心面向互联网的产销合一逻辑,解决场景融合问题,实现全场景覆盖。

这其中有两个核心关键点。一是“使用什么时间的数据”。对此,论文《我的HTAP系统有多好?》谈到,第一个技术指标是新鲜度。

二是“面向谁提供数据服务”。互联网带来服务下沉,数据驱动业务推到了C端客户。个性化的数据服务的核心技术指标就是高并发。

既能满足新鲜度又能支撑高并发的则是HTAP数据库。2023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指出,HTAP数据库助力用户降本增效。而天云数据是HTAP数据库厂商代表,也是首批通过信通院“可信数据库”HTAP数据库产品评测的三家单位之一。

数据库的明天则是AI原生,通过数据智能替代经验和规则。数据库与大模型连接的下一阶段是发挥更鲜活的实时数据的价值,通过大模型把宽泛的、动态的、模糊的数据与企业级高价值密度的数据库链接。

例如,天云数据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了库内在线反欺诈,每天千万级交易数据实时并发入库,接近100个复杂欺诈规则分析,毫秒返回分析结果;在某能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预测”,实现了在真实环境中对区域内发电用电情况的优化匹配,可为自发自用企业节省10%的电费;通过知化将数据变成可操作的档案、可解读的政策、可计算的情绪、可度量的运营等,实现了万物皆可计算。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最后比拼的是谁速度更快、更能持续。因此要摒弃拿来主义,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中国坚定前行。

2023年度科技互联行业年终盘点

编辑:李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