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5G基站基本区域全覆盖,这项数据居全国前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可心

2024-01-09 16:50 语音播报

城事

1月9日,顺义区两会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获悉,2023年顺义区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30亿元,实现10%的正向增长,增速位列平原新城第一,在四个工业大区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9%,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顺义区是首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大区,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后发优势。近年来,顺义区不断强化重点产业链培育,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聚焦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加速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顺义区经信局局长周靖慧介绍,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产业方面,目前理想汽车顺义工厂首款纯电动车型MEGA正式下线,北京奔驰纯电动EQE-SUV、北汽越野车全新BJ40实现量产上市。理工华创等核心零部件项目已完工。此外,国内自动驾驶研发领域的头部企业毫末智行总部项目落户顺义,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上,围绕微波射频、电力电子等领域,已集聚国联万众、特思迪等27家实体企业,成功获批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与此同时,泰科天润、瑞能半导体等项目加快建设,第三代半导体标准化厂房一期已入驻特思迪、清能智联等项目,二期已开工。

在航空航天产业,产能产级也正在不断提升。围绕发动机关键部件、复合材料等重点环节,顺义区已集聚中航复材、汉飞航空等一批央企民企协同发展,汇集规上企业20家。重点推进罗罗发动机、中航发涡轮叶片示范线等14个项目建设投产,总投资94.9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工业产值超过百亿元。

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格局也在快速培育。周靖慧介绍,目前顺义区医药健康产值已突破百亿,全区聚集了80余家以数控机床、机器人、精密仪器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企业,产业规模达到170亿元。数字经济加快布局。全区目前已累计建设5G基站2832个,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工业互联网企业接入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面向2024年,顺义区将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链发展,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布局若干主题特色产业园区,同时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智能制造为牵引,推动全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关注北京各区两会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