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寄语|京城名医守护大众健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2 17:29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回顾2023年,健康行业呈现出强有力的“韧性”,这其中少不了医疗工作者坚韧的身影,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岗位上,为守护百姓健康安全、提升大众健康意识、科普疾病防治知识等贡献着力量。在过去一年里,有众多来自一线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北京晚报《健康北京》《健康养生大讲堂》《求医问药》等栏目以及线下公益活动中来,共同为“健康中国”助力。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和展望。

曹秋梅 北京同仁医院南区急诊主任 全科医学科主任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免疫力下降,除了众所周知的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外,心脑血管疾病也不容小觑。冬季寒冷刺激后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有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堵塞冠状动脉与脑动脉,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如果出现胸闷、胸疼,且有不明原因的出冷汗,就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该重视,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防治结合。

李革临 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依依不舍告别2023,在期待中迎来2024,去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家学会在预防中用新的方式与疾病相处。但甲流、乙流、支原体等病毒依旧在不断侵袭着大众的健康,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加强疾病预防、做好个人健康管理、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性。请相信我和我的同事以及医疗同仁们会是“最坚强的防线”,未来也会继续守护百姓的健康。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愿国泰民安、国运昌盛。

李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教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在我国目前约有1亿名患者。但目前高达97.4%的患者并不了解慢阻肺,错过诊疗的最佳时期。慢阻肺的临床常见表现为咳、痰、喘,以清晨咳嗽居多,活动后胸闷气短是典型症状,甚至呼吸困难等。其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遗传和肺部发育不良属于无法干预的,而吸烟、生活环境、心理情绪等因素则是人为可控的。预防慢阻肺,应实现早筛、早诊、早治,别让它成为“呼吸的枷锁”!

江泳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高、影响人口众多的口腔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也明确提出了“健康口腔”的理念。占据口腔疾病发病率前两位的龋病和牙周病都是慢性进展性感染性疾病,分别以侵犯牙体组织和牙周组织为主,防治的核心是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以减缓乃至中断其进展,除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外,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隐匿的问题是关键。

梁军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中心教授 主任医师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多个瘤种患者每年新发和死亡的比例占全球近一半或一半以上,而防治思路的关键就是要进行早筛、早诊和早治。目前,癌症的治疗手段不断创新突破,从单纯靶向药物的研发,到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等,再到精准治疗、多学科治疗,已经可以大幅提升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以肝癌为例,从之前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4-6个月,到现在已经可以将这一时间延长至2-3年。

平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前列腺疾病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这些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作为泌尿外科医生,我们会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因病施治、精准治疗,用精湛技术和最佳方案治愈前列腺疾病。目前微创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愿与患者携手共进,以仁心仁术打赢前列腺保卫战,共建美好健康新生活,实现“健康中国”伟大目标。

沈毅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过去一年里,在“内外交攻”之下,人体的“正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扶正即匡扶人体的正气,保持脏腑功能正常。常用的扶正方法包括饮食调养、药物治疗、针灸按摩、体育运动等。祛邪即消除病邪,减轻病情。常用的祛邪方法,包括汗、吐、下等各种治疗方法,主要体现在各种药物之上。扶正是祛邪的基础,药物是祛邪的帮手。我们在讨论养生之道的时候,时刻都要把扶正放在第一位。

温建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

足是身体的第二心脏,拥有一双正常的足对健康至关重要。拇趾外翻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前足疾患,经常引起患者足部疼痛,无履可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老年人致残性的足疾。我国目前约有近8000万拇趾外翻患者,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趾外翻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早日微创手术不但能根除拇趾外翻畸形,还能预防锤状趾、跖骨痛等拇趾外翻并发症的发生。

徐铭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我国无痛分娩率不足30%,欧美发达国家则超过85%,产痛在医学疼痛指数排第二位,剧烈的产痛对产妇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我国无痛分娩率如此之低,主要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技术以外的其他因素,媒体的科普宣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无痛分娩重在普及,让分娩远离痛苦,把幸福温馨还给妈妈,让中国产妇不痛并快乐着分娩!

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会让你从内到外都闪闪发光!一日三餐来点主食和时令菜,加上适当的水果,你就是那“最靓的仔”!别再让垃圾食品控制你的生活,让健康饮食成为你的“超能力”!想要远离疾病,请按时睡觉,迈出远离疾病的第一步!别再让熬夜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否则你会与医院结下“不解之缘”!别再让夜猫子的习性缠绕你,让规律的作息成为你的“护身符”!别再让熬夜控制你的作息,让充足的睡眠成为你的“秘密武器”!

杨迎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 主任医师

近年来,由于视频终端普及、用眼过度、缺乏户外活动等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近视发病呈现出“低龄、高发、进展快”的趋势。近视度数增高也增加了近视眼底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此,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应定期进行近视筛查、屈光建档,增强近视防控自身行为管理意识,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光学矫正、药物治疗、中医适宜技术等中西医综合治疗,让孩子们“目”浴阳光、健康成长!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由心血管堵塞引起的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突发,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病,但可防、可治、可救。关键在于人人需要:一、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少肥腻,坚持运动和减肥;三、怀疑患病早诊早治,只要胸部(心脏位置)前后、左右和上下部位首次出现“一过性”任何感觉的不适,就应怀疑心血管已严重堵塞,均需立即就医。希望人人从我做起,保护好心血管和全身血管。

岳红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变态反应(过敏)科主任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以儿童及青壮年为主,这已经成为全球的健康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疾病。目前,WHO建议对过敏性疾病应采取“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对症治疗、特异性免疫(脱敏)治疗、宣传教育”等“四位一体”的规范化治疗方式。我们过敏反应专科医生要积极为大众普及过敏性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全民对其知晓度及防治意识,让过敏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不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建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据统计,中国脱发患者数量众多,我国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病率约为21.3%,女性雄秃患病率约为6.0%。在雄秃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国内外指南均指出外用米诺地尔是治疗雄秃的基础药物。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外用米诺地尔剂型包括溶液剂和泡沫剂,并以泡沫剂为主,蔓迪泡沫剂在中国获批上市,丰富了我国雄秃外用药治疗手段,标志着我国外用药治疗达到国际水平。

(以上顺序按专家姓名音序排名)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