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长巨型饸饹床现身密云美食节,面团中有种神秘材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可心

2024-01-13 22:21 语音播报

城事

1月13日,密云冯家峪镇“和乐”美食文化节在石洞子村饸饹街举办,长约10米的巨型饸饹床压出均匀的细长面条,面团中还加入一样意想不到的原料,形成十分独特的口感。据传,当地的饸饹曾被康熙夸赞,如今这一传承多年的传统美食已成为当地发展民俗旅游的特色亮点之一。

饸饹街广场,长约10米的巨大饸饹床已准备就绪,硕大的地锅蒸腾着热气。一端,四五个人合力抬起上方的木梁,等待的村民迅速将提前揉好的面团放入中央的孔洞内。“压!”众人随声合力下压,粗细均匀的褐色面条自孔洞向下挤压而出,直接掉入沸腾的铁锅之中。“饸饹面呈棕褐色,是因为其中有一样特殊的原料。”石洞子村党支部书记刘录明介绍,村里的饸饹面采用了最传统的工艺,面团是用榆树皮和小米磨成粉,再混合制作而成,形成了独特的口感,而且煮好后还要再过一遍凉水,所以面条吃起来格外筋道。

“饸饹,谐音‘合乐’,有‘行大运,吃饸饹’之说,寓意着红红火火、合合乐乐。”冯家峪镇党委书记林桂彬介绍,饸饹是密云地方饮食文化的代表,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前往避暑山庄,行至密云休息,当地人奉上冯家峪镇番字牌村的饸饹面,康熙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从此冯家峪“番字牌”饸饹面闻名遐迩。近年来,密云冯家峪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把文化创意、文化符号植入旅游业态,围绕石洞子村的饸饹特色美食,打造了“饸饹美食街”。

位于饸饹街中心的小广场,就是此次美食节的举办地,现场不仅飘着浓郁的食物香气,巨大的饸饹床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和体验。“这个巨大的饸饹床于2012年制成,材质用的是从大兴安岭运来的松木,重约5吨。每到节日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聚在这里制作饸饹,非常热闹。”刘录明说,这个饸饹床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活动现场,吃饸饹大赛将热闹的氛围再度升温,不少市民报名参与,挑战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吃光一碗饸饹面。此外,现场还设置有当地特色美食的品尝体验,包括饸饹面、杏仁油饼、卤水豆腐、小米摊黄、中华蜂蜜等。刘录明表示,目前村里已有不少村民开展民俗旅游接待,游客来到村里可以品尝到巧手厨娘制作的特色美食,还能前往石洞子村的人文古迹,包括革命遗址藏粮洞和发青山顶古庙遗址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冯家峪镇,还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被称为“先有国槐后有城”的明朝的上峪古城堡和汉代古槐树,还有保存相对完整的长城铺房楼“完美楼”。西白莲峪村将长城遗迹与精品民宿融合,打造“石塘岭下塞云黄”的惬意环境,走出一条“长城+民宿”的休闲旅游之路。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