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新说|京城旧书市场再现繁华,上个世纪书迷就来这里“淘货”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柳爽 李路 刘英文 实习生 刘沈时 张陈晔 美编 周航

2024-01-14 11:11

都视频
进入
旧闻新说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新年伊始,京城文化盛宴不断,王府井书香市集带来浓浓书香与暖意,在这里,中国书店为读者带来精品旧书展销。而去年岁末,沉寂数年的报国寺书市回归,也唤起了不少老辈人关于旧书市场的记忆。烙印着历史和时光的旧书,可是北京这座老城令人着迷的文化魅力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旧书市场办得红红火火,是市民获得学习资料的重要途径。1952年,全国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成立,即位于琉璃厂东街的中国书店。1958年,中国书店又合并了北京市全部111家私营古旧书店,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古旧书店。如果有人想找一套丛书缺的一本,或是机关、学校的图书馆想找一全份的报纸,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旧书店、旧书摊儿“捡漏儿”,旧书、旧报得到了利用,读者互相调剂了有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化生活。

由于历史原因,古旧书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市场萎缩,旧书店或拆迁或关张转行。

为了扶植古旧书业,上世纪90年代,北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993年,北京图书节举办时,也为古旧书开辟了一席之地。同年,中国书店和北京市拍卖市场联合举办了首届北京稀见图书拍卖会,藏书升值引起爱书者的兴趣,也掀起了一轮旧书收藏热。

进入新世纪,京城“藏书一族”日益壮大,孔夫子旧书网等网上交易平台开店,地坛书市旧书展柜引人围观,潘家园办起了古旧书博览会,报国寺以及琉璃厂中国书店等旧书市场又繁华起来。各式各样的旧书市集和阅读活动,也圈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书迷。旧书价值不因时代而减损,京城旧书业正在翻开新的一页。

您淘过旧书吗?咱们评论区见!

旧闻新说

编辑:李路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