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07:55
▶ 北京:2500余场活动邀您“畅享京城”
昨天上午,“2024欢乐春节 畅享京城”主题系列活动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启动。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联合发布了春节假日活动安排。即日起至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全市聚焦旅游、商务和体育赛事活动等板块,将推出2500余场“旅游+”活动,满足市民、游客对假日旅游的美好期待。详情>>
▶ 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开工建设
昨天上午10点15分,北京地铁青龙湖东站、后吕村站、云岗站至后吕村站区间以及体育场南街站实现开工,施工人员和现场机械全部就位。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备受关注的地铁1号线支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详情>>
▶ 外国人在京“刷脸”即可开公司
昨天,艾米莉亚女士(美籍)在北京丰台区市场监管局领取了今日金点(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动,实现持“外国(地区)护照”的外籍自然人在北京企业服务“e窗通”微信小程序,通过“刷脸”方式全程网办外资企业登记业务。昨天起,该项政策在北京全市全面实施。详情>>
▶ 北京:去年各类农副产品价格以降为主
去年北京各类农副产品市场秩序稳定,价格以降为主。北京市发改委近日介绍,去年北京蔬菜批发价格低于2022年同期,猪肉批发价格降幅超20%,鸡蛋、牛羊肉价格小幅回落,粮油零售价格小幅上涨。从全国价格水平看,去年北京市蔬菜、猪肉和鸡蛋全年平均价在36个大中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详情>>
▶ 北京:去年新开和闭店体量均达历史第二高
各大商圈不断推出新商场的同时,一些老商场也在逐渐告别顾客。去年,京城零售物业市场新增供应总量达127.5万平方米,但闭店体量也达到55.7万平方米,两项数据均达到历史第二高水平。这也折射出京城商业正在加速推陈出新,零售业态不断升级。详情>>
▶ 《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草案公示
北京绿道系统建设加速。昨天,《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草案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公示。本市拟依托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道、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绿道、环二环绿道等重点地区,打造“京华绿道”品牌。详情>>
▶ 北京:今起陆续新开4条通医专线
为扩大通医专线试点服务范围,今天和下周一,北京公交集团再开行4条通医专线,发往天坛医院等多个医院,方便丰台区万芳园社区,门头沟区石门营、小园、何各庄中街等社区,通州区天地美墅、龙鼎家园、西小马庄园等社区,大兴区天宫院、义和庄等周边社区居民就医出行。同时,为进一步匹配万柳中路沿线社区前往海淀医院就医出行需求,自1月22日起,通医专线6将调整运营时间,增设中途站位。详情>>
▶ 北京:大兴机场出入境客流一年突破220万
记者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边检站获悉,自去年1月17日国际客运航班复航以来,截至今年1月17日,一年来大兴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达223.5万余人次,办理出入境航班1.2万余架次,单日旅客最高峰出入境人员达1.2万人次。详情>>
▶ 北京:11所高校具备艺考校考资格
2024年是艺考新政落地年。近日,北京高校陆续发布艺术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明确校考招录要求。记者整理发现,今年校考学校和专业规模均有缩减,11所具备艺考校考资格的高校均要求考生文化课成绩达到普通本科线,采用“文过专排”的方式录取。这意味着,艺考文化课成绩“门槛”提高了。详情>>
▶ 北京:地铁17号线南段列车全自动载客运行
2024年春运前夕,京港地铁17号线南段正式实现列车全自动运行,进一步提升乘客出行体验。详情>>
▶ 北京:本月起流动人员档案转递可寄EMS
本月起,北京市非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寄递工作正式启动。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方便企业群众办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业务,进一步规范和畅通档案转递渠道,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合作,在本市新开通以“特安邮件”为标准的邮政特快专递档案通道。在原有机要通信、专人送取两种方式转递档案的基础上,依据档案内容和转递去向,企业、群众可选择邮政专递方式寄递档案,让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和邮政部门帮办跑腿,代替安排专人送取,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档案转递安全性。详情>>
▶ 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机构智慧影像云平台上线
“我从手机上就能看到自己在医院拍的胶片。”王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画面。一个好消息传来,新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上线了副中心智慧影像云平台。通过该平台,人们可以在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公众号上直接查看自己在4家公立二、三级医院和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片子。详情>>
▶ 天津:去年社会融资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昨天,记者从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天津市社会融资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23年12月末,天津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7.23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末高4.7个百分点,创7年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全年累计增加5417亿元,创历史新高。详情>>
▶ 天津:津潍高铁全线计划2027年建成通车
昨天,随着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1号”顺利始发,京津冀地区开挖直径最大、掘进距离最长的高铁盾构隧道正式开始掘进,标志着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全面加快建设,全线计划2027年建成通车。详情>>
▶ 天津农村产权年度交易额首次破百亿元
昨日记者从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获悉,天津农村产权2023年度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二个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城市。详情>>
▶ 天津:渤海油田新增千万吨级产能区
昨日,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下辖渤南作业公司油气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立方米,原油增量超200万吨,占2023年我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原油总增量的近90%及全国原油总增量的45%左右,成为中国海油又一个年产能达千万吨级规模的基层采油厂,为我国原油增储上产打造了新增长极。详情>>
▶ 2023年,河北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4%
数据显示,2023年,河北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818.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505.5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8.7个百分点;进口2312.9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4.9个百分点。详情>>
▶ 河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走进临城
1月17日上午9时,冒着漫天飘洒的雪花,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许建锋如约赶到临城县北程村梨园。“梨树管理除了修剪,还要做好地下管理,提高果实品质,才能卖出好价钱……”站在梨树下,他为梨农们讲解梨树的管理技巧及病虫害的防治。十几位梨农围在许教授身边,听得认真,看得仔细,不时提出自家梨园遇到的问题,许建锋耐心地给出解决方案。详情>>
▶ 河北:公路水路投资增速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河北省奋力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河北省交通运输系统着力抓项目、扩投资,坚决落实省委部署的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行动,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040亿元,再创“十四五”新高。公路水路投资增速居全国前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