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13:08
1月24日上午
在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85天后
中国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
北航宇航学院教授桂海潮
回到学校,与师生亲切交流
祝贺凯旋,欢迎归来!
桂海潮肩负国之重托,承载人民厚望
把空天梦想书写在宇宙
让北航荣耀闪亮在太空
1月24日上午10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如心大报告厅内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氛围。中国航天员、北航宇航学院教授桂海潮回到学校,与师生亲切交流。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王云鹏和全体校领导,党政机关、服务支撑机构和各学院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交流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一起观看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回顾视频。2023年5月30日,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乘坐神舟飞船飞向太空。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交流分享环节,桂海潮与在座师生分享了他在北航的求学和成长经历,以及在执行任务期间的点点滴滴,重点介绍了他的在轨生活,并寄语同学们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永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梦想。在座师生无一不深受感动。
“记得2005年10月17日凌晨3点多,也是在如心会议中心大报告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我们大家一起观看神舟六号返回的直播,当看到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平安返回时,全场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歌唱祖国》”,桂海潮动情地回忆道。在发言中,桂海潮由衷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与信任,他表示,能够圆满完成任务,源于党和人民的培养,源于全体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他感谢母校的培养,他谈到,是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一路深深影响着他,也是因为学校,让他在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有了教书育人的平台,获得了参选航天员的宝贵机会。
“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能在太空中做科研实验,我感到特别幸运、开心和自豪”,桂海潮谈到,在轨驻留154天,3名航天员紧密配合,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4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他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在轨期间开展的科学实验、空间站管理与运行、健康监测、日常生活和记录、科普教育活动等相关工作。
在谈到太空授课背后的故事时,桂海潮介绍,“球形火焰实验”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舱内开放空间中演示燃烧实验。舱内风速较高,会直接影响实验效果。为了降低风速,乘组经过观察思考,反复摸索尝试,提出了对舱内出风口进行封堵导流的方案,充分发挥创造力,就地取材制作工具,最终取得了最佳的微重力球形火焰演示效果,“授课中大家看到的,实际上已经是我们在空间站中的第9次点火实验,也是演示效果最好的一次”。
火箭升空时,桂海潮情不自禁说:“坐火箭,太爽了!”,交流会现场,他谈到,当时一点都不紧张,非常专注,一方面是执行程序,一方面也是感受体会飞行过程,“我感到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失重,我感到自己的后背有一股厚重的力量,稳稳地托着自己的身体挣脱引力、拔地而起。我深刻感受到,那一刻,是祖国托举我飞天!”
通过回忆训练期间和在轨执行任务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桂海潮与师生们分享了他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更为深刻的感受和领悟。
“未来,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能把在训练期间和执行任务期间的收获和体会、所学所思的经历和经验融入到科学研究和课程教学当中,同时把我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空天报国、科技报国的人才”,桂海潮在交流最后说道。
赵长禄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党委,对海潮老师表示诚挚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海潮老师圆满完成飞行任务胜利凯旋,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北航赢得了荣誉,第一时间返回学校与师生交流,也为学校营造了爱校荣校、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他指出,海潮老师展现了北航人的家国情怀。海潮老师是我国第一位执行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肩负着国之大任重托,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厚望。在轨驻留154天期间,与乘组航天员一道,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与研究工作,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展现了中国航天的“硬核”实力。在中国航天事业近70年的奋斗历程中,北航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与国同行。一件件大国重器凝结着北航智慧,一代代航天人才从北航校园走出。“心怀宇宙,知行合一”的海潮老师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他指出,海潮老师展现了北航人的拼搏精神。海潮老师是北航自己培养的卓越人才。学生时代在北航孜孜以求、勤奋学习,毕业后在北航兢兢业业、专心教学科研。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后,以优秀的身心综合素质克服了重重考验和各种困难,最终以航天员的身份,把北航人的梦想“写”到了太空里。这一路走来,海潮老师一直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书写着北航人的奋进故事。希望海潮老师回到学校后,能够带动并影响广大师生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以实际行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国争光、为校添彩。
他指出,海潮老师展现了北航人的榜样力量。海潮老师是中国空间站第一位载荷专家,也是北航第一位航天员,牵动着全校师生和25万余名校友的心,是全体北航人的骄傲。“出征那天,学校师生聚在一起观看见证,手中挥舞着国旗和校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天宫课堂’授课时,我和学校师生代表一起在体育馆听课,共同为海潮老师加油喝彩。”海潮老师刻苦学习,一步步成长为北航教授、成长为航天员的励志事迹,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高频转发,激励着广大青年学子勤奋学习、追逐梦想。希望海潮老师继续讲好奋斗故事,激励广大师生探索浩瀚宇宙、逐梦星辰大海。
“老师们、同学们,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赵长禄表示,让我们以海潮老师为榜样,传承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共同营造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卓越学术成就的文化氛围,孕育一流大学精神气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交流会最后,全场人员挥舞手中的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
1月19日下午举行的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
是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
从太空返回隔离、疗养80天后的
首次正式公开亮相
作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
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六号任务精彩圆满
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让小萱带你一起回顾
神十六精彩的“太空之旅”
一起回顾,神十六“太空之旅”
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154天
在此期间,完成了货物出舱、
出舱活动以及太空授课等工作
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
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
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自成功发射到平安凯旋
再到如今回到北航
航天员桂海潮出征太空以来
北航师生始终关注、时刻牵挂
每一次天地交流、捷报传来
都刷新荣耀、振奋人心
2023年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介绍,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2023年5月30日0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三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送上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7月20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申报系统正式开通,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我国首位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发来邀请,诚邀科技界同仁一起到“天宫”做实验。
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在位于北航的地面课堂,2000多名北航学子共同聆听,并现场同太空中的桂老师互动交流。
2023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71岁生日。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从400公里外的太空为母校发来祝福。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三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送上太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9时10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至此,我国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圆满完成首飞之旅。
桂海潮老师的光荣经历
让他的学生们深感自豪
更鼓舞了每一位北航学子
他们说——
桂老师不仅是我的学术引路人,更是我心中勇敢追梦的象征。桂老师分享的每一个太空故事都让我无比着迷,他告诉我无论梦想有多远,只要有敢于去做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总有一天可以实现。
——桂海潮的学生、
宇航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赵生云
当我现场聆听桂老师分享他在太空的体会,我由衷感到激动与自豪,也深深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所打动。我将以桂老师为榜样,传承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共同为航天梦、中国梦接续奋斗!
——计算机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哲维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从景海鹏老师身上学习到他对工作主业‘干一行、爱一行’的热爱与担当、从朱杨柱老师身上学习到他对航天追梦‘路虽长、行则将至’的坚守与执着、从桂海潮老师身上学习到他对科研攻关‘不惧挑战、勇攀高峰’的努力与拼搏,他们也将时刻激励我面对初心使命不动摇、面对困难挑战不屈服,更好地在学习工作中贡献力量。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丁耀楠
从仰望星空到入驻太空
从“追梦人”到“圆梦人”
无论身处太空,还是回到地面
桂老师始终心怀宇宙,知行合一
和桂海潮一样,和每位北航人一样
中国航天人加速奔跑、踏梦前行
正书写着叩问苍穹的新篇章
爱国奉献的精神始终代代传承
逐梦寰宇的故事仍在精彩接力
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