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22:19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全社会一定要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要安排好他们在节日期间的生活,使他们过上有意义、很愉快的春节。
二〇一三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时的讲话(2013年2月8日),《人民日报》2013年2月10日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人民警察是“人民卫士”,相信大家能够履行好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发展的职责,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二〇一三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时的讲话(2013年2月8日),《人民日报》2013年2月10日
行胜于言,应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解决好“打车难”问题。
二〇一三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时的讲话(2013年2月8日),《人民日报》2013年2月10日
目前,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收费普遍偏低,运营亏损和财政补贴是普遍现象。市政设施服务涉及千家万户,不补不行,补得过多也不行。我了解了一下北京公交情况,无论是地面公交还是地下公交,北京票价都是全国最低的,但这个最低价是靠大量财政补贴维持的。随着北京地铁延伸,坐地铁的人越来越多,补贴也越来越多,怎么解开这个扣,既保护消费者利益,又具有财务可持续性。对这些问题,都要认真加以研究。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99页
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在北京市看望一线职工和老年群众时的讲话(201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9日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要立足优势、深化改革、勇于开拓,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深入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4年2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7日
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大家要多理解多支持,共同帮助政府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4年2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7日
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安全保障制度一定要严密,安全检查措施一定要严格,安全运行工作一定要严谨。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4年2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7日
建设好首都,推动北京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北京地位高、体量大、实力强、变化快、素质好,是其主要特点和优势,同时不断发展的北京又面临令人揪心的很多问题。把各方面优势发挥出来,把各种问题治理好,要处理好国家战略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提高发展水平。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4年2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7日
新机场建设涉及十多个村的群众搬迁安置,这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在标准和质量上把好关。要贯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障被安置群众利益,使搬迁安置的每个环节都让群众放心。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2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7年2月25日
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每个项目、每个工程都要实行最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要努力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2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7年2月25日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机场建设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参与历史、见证历史,大家要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在建设中增长才干、展示风貌。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2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7年2月25日
场馆规划、设计、施工要注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要加强我们自身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一些场馆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我国冰雪运动总体上是“冰”强于“雪”,既要强项更强,更要抓紧补短板。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2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7年2月25日
安全生产必须落实到工程建设各环节各方面,防止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施工,做到安全第一。
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2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7年2月25日
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2019年1月16日—18日),《人民日报》2019年1月19日
党中央十分关心过节期间全国特别是首都地区的社会稳定,为的是确保人民群众平平安安过好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确保首都社会稳定,北京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坚决完成好任务,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二〇一九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9年2月1日),《人民日报》2019年2月2日
党中央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就是要让大家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二〇一九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9年2月1日),《人民日报》2019年2月2日
设立“小院议事厅”,“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二〇一九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9年2月1日),《人民日报》2019年2月2日
“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二〇一九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9年2月1日),《人民日报》2019年2月2日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二〇一九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9年2月1日),《人民日报》2019年2月2日
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19年8月26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89页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要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然,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根据资源条件和功能定位合理管控人口规模。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19年8月26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90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北京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始终保持国际最先进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城市现代化要交通先行,要发挥好大兴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联通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北京“四个中心”、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建设内外部联通的综合交通体系,是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关键。要树立先进管理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运营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大兴国际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干工程。京津冀三地要抓住机遇加强协同合作,加快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既要高质量建设大兴国际机场,更要高水平运营大兴国际机场。要把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中国开放包容和平合作的博大胸怀。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大兴国际机场能够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就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顺利投入运营,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新中国七十年何等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雄心、有自信继续奋斗,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标准高、建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全体建设者辛勤劳动、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把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大兴国际机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战略眼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现代水平的大国工匠风范。
在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讲话(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26日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二〇二二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的讲话(2021年1月18日-20日),《人民日报》2021年1月21日
要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无论是新建场馆还是场馆改造,都要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使用,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冰丝带”设计和建设很好贯彻了这样的理念。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在北京考察二〇二二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的讲话(2022年1月4日),《人民日报》2022年1月6日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过年过节,安全不能忘。批发市场既要在拓展货源、丰富品种、保证质量上下功夫,也要在加强食品检测和市场管理上下功夫,让首都市民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二〇二三年春节前夕在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3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23年1月19日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地带山高谷深,连续强降雨容易造成特大山洪,是北京防汛抗洪的重点区域。既要建好用好水库等控制性工程,也要完善山区道路、房屋等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切实提高防汛抗洪能力。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要立足北京水系特点、总结历史经验,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原则,抓紧修复水毁设施,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首都防洪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是党中央对灾后恢复重建提出的明确要求。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所有灾区学校都按时开学了,看到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很踏实很欣慰。你们学校在这次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险,而且很好发挥了“安全岛”作用,要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这次抗洪救灾孩子们会终生难忘,要让他们学会感恩、立下志向,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在这场抗洪抢险救灾斗争中,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挺身而出、向险前行,国有企业职工闻“汛”而动、紧急驰援,社会各界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奉献爱心,书写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显著优势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奋斗精神,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多名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牺牲,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大力宣扬他们的英勇事迹,有关方面要关心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大幅度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特别要完善城乡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北方冬季长,山里冬天尤其冷,取暖工作务必落实落细,做到每家每户。对已经完成房屋修缮加固或重建、具备入住条件的受灾户,要指导帮助他们落实冬季取暖。对尚未完成房屋重建的受灾户,要通过投亲靠友、租房、政府安置等方式,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
我心里一直惦念着灾区的人民群众。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会全力以赴。希望乡亲们坚定信心,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讲话(202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