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20:54
2月5日,北京市文联发布讣告,作家谌容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4日在京去世,享年88岁。根据逝者生前愿望,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举行追悼会和任何形式的追思会,家中不设灵堂。
谌容是著名作家、编剧,也是梁左、梁天、梁欢的母亲。她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75年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万年青》,1978年出版长篇小说《光明与黑暗》。1979年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发表在巴金先生担任主编的《收获》杂志上,茅盾先生在第四次文代会讲话中对该作品点名称赞,称其为“中篇小说出现了初步的繁荣”的代表。
谌容于1980年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迅速引发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以眼科医生陆文婷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处境和心路历程。《人到中年》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等奖,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有影响力的40部小说”之一,同名电影荣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谌容本人也凭借该片荣获第5届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此外,谌容出版的作品还有小说《减去十岁》《懒得离婚》等,收录于《谌容文集》。
关于影响甚广的《人到中年》,谌容曾撰文回忆:“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我想写写那一代中年人,写写那些在単位是骨干,在家庭是顶梁柱的中年知识分子,微薄的收入和累人的劳作使其不堪生活之重。然而,他们仍然凭着良知尽职于社会尽责于家庭,满怀激情地迎接新时期的到来,无愧为一代精英!”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杂志2022年第一期曾刊载谌容短篇小说《信不信由你》,这是她在八旬高龄重启小说创作,写作的一部精妙耐品的新作,“人到晚年”的主人公变身股海“小鱼”,在资本大鳄搅动的波浪里穿梭翻腾,那份动静自如的潇洒,那种既投入又超脱的游戏精神,与叙事营造的轻喜剧风格相得益彰。
尽管谌容一直低调、淡泊,但她去世的消息引发了文坛广泛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说:“得悉著名作家谌容逝世,很感震惊和悲痛,谌容是当代文学领域的重要作家,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白烨表示,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减去10岁》,以及长篇小说《万年青》等,表现出直面当下社会现实,在日常生活叙事中体察人情,剖解人性,凸现人的命运的鲜明特点,体现出浓郁而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她的小说作品和影视作品,为时代作传,为人民留影,是她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学遗产,这也使她以这种方式继续活在文学阅读中。”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看来,谌容是具有新时期文学气质的代表作家,她通过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最早提出了一个社会问题——中年知识分子的境遇之艰难,尖锐而沉痛,体现了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和认识。但他认为,《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是一个承担社会身份,同时又承担自我身份的文学形象,“陆文婷的社会身份曾经得到充分讨论,但她作为母亲、妻子的自我身份的讨论还不够。”与此同时,陈福民还特别提出,谌容对于北京作家的影响深远,对北京文学贡献很大。
“她的《人到中年》跨越几十年,是真正的经典之作,她的写作又家常又典型,特别打动人心。”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对电影中的一个细节至今难忘:陆文婷的孩子要过六一节,小白鞋没有人刷洗,情急之下用一盒白粉笔匆忙把鞋头上的脏污涂白,医生之家的窘迫、忙乱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