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慎独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刘诚龙

2024-02-08 13:10 语音播报


另一种慎独,不是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四知,而是五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要加一个他知;四知类慎独背景是黑夜,五知类慎独背景是白天。四知是他不知,五知是他也知,那是说都是公开的了?也不,天下不知啊,算半公开吧。

唐朝有个钱徽,“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十人,俱以能诗,出入贵游之门,时号‘十才子’”。他是才子,更是君子,“得丧一致,修身慎行”。

钱兄出身进士,入职翰林院,这般单位有清要之称,清者,清水衙门,要者,贵员基地,大概跟文字秘书类似。居此单位,当前没什么权力,却不等于以后也没权力。工作于此,烟之类的,一根一根是多的,一包一包是少的,有回却蛮意外,“韩公武以赂结公卿,遗徽钱二十万。”一个秘书也有人来贿赂,稀奇。

韩某赂结钱兄,也不只给钱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韩某按编制在册,所有秘书个个二十万,人人有份。韩某不搞“四知”,搞“五知”,把秘书们喊到会议室发红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也知。大家客气几句,笑嘻嘻地打着拱手感谢。众乐乐中有一个人独不乐,就是钱兄,他拒收,“不纳”。有人来劝:“言非当路可无让”,意思是,你又不是大官,不算搞权钱交易,谦让个什么劲呢。钱兄的回答是:“取之在义不在官。”该拿不该拿,不是官职有大小,不是权力有大小,而是合不合公义。

明明是贿赂,但大家都在收,这个不叫受贿了,异化为“领福利”了。也不只是明显的贿赂,其他种种灰色类事蛮多的,你觉得不合理不合情,但在职场,大家都这么做。很多事,你知我知他知,只要天下不知,就能搞出一些“法不责众”的事。禁不胜禁,防不胜防,这等事,大家干,你也干,似乎法不会找上门,查也不会查。

钱兄不干,“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你理不理解无所谓,但怕老天在看着;大家都在做的,不一定是对的,我只做天地良心事。

这也是一种慎独。这种五知类慎独,比四知类慎独还难。四知类慎独,可敬,五知类慎独,更可敬。钱兄当年“不纳”韩某二十万,“时称有公望”,当时官场还蛮好,钱兄此举,没被骂为异类居然还被点赞,至少是道德还在。

钱兄后来到钱公,初心如一,绝非当士骂贪官当仕做贪官者。钱徽一生,不但是依法规办事,更追求最高境界,凭良心做事。

杂谈万象,文论是非

编辑:汤华臻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