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盘点|回家路上,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海萍 李拓

2024-02-10 07:42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暖盘点
看更多
+ 订阅

新春佳节到来,人们纷纷踏上返乡之路。春运途中,也上演着一幕幕真情故事。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无不带给我们满满的感动。这些瞬间,温暖了回家的路。

朴实的村民,谢谢你们的帮助

今年的春运,正好遇上全国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恶劣的出行条件给人们的回家之路增加了重重阻碍。湖北孝感、河南信阳、安徽金寨、湖南吉首多地的高速公路上,大批车辆被困。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十几二十个小时。天寒地冻,没吃没喝,还有不少人带着孩子。艰难时刻,全国多地不约而同涌现出了一些好心人。

24日,湖北仙桃市毛嘴镇一些村民用绳索吊篮的方式,自发为高速高架上被困的滞留人员送上泡面、开水等物资,同时还不忘喊话:“你们把水壶放下来就行了,钱不用给啊。”

据了解,村民把村里小商店的食品都买空了,隔壁村的村民步行把物资送来。每家每户的烧水壶都没有停过,一直在做饭,前后运送了两三个小时。

被困高架上的司机深受感动,用吊绳放下一封感谢信,写道:“在冰冷的冬天里,是你们给了我温暖,感谢你们,感恩遇见!谢谢!最美的湖北人民。”

湖北孝感的李女士和一群村民一起为滞留在高速上的司机送上了热水和当地特色食物。她说,2008年自己也曾因暴雪困在路上,“自己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打个伞”。

在安徽六安,村民们翻山越岭为滞留司机送上物资,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小,不仅贴心地带了餐具,现场给司机们泡好面,还邀请人们去家里烤火。司机们要给村民留钱,他们不肯要,只说“要是我们到你们那里遇到堵车,你们也会帮忙的”。

这些天来,高速公路周围居民为被困人员提供帮助的新闻不断登上热搜,从一壶壶热水、一箱箱泡面,到过年吃的糍粑、热气腾腾的腊肉,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被困在路上的人消解了部分焦虑和烦躁。中国人常说,“吃饱饭不想家”,食物在给身体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带给人精神上的慰籍。

骨子里的义气

回家的路上,除了有当地居民的热心帮助,司机之间的互帮互助也频繁上演。

来自杭州的房车车主小末,因雨雪被困沪渝高速湖北段后,将自己房车上的卫生间、热水提供给附近有需要的人员,还在车边摆起了免费烤肠摊,冰天雪地里让大家吃上了热乎乎的小吃。

因为开了房车,小末的物资和设施相对充足,热水、食物,能拿出来的都毫不吝啬,到了服务区还补充了一些东西,想着如果再遇大面积拥堵,能给附近的被困人员提供一些。

来自河南的小伙刘权威,在高速上遇到求助的河北车主柯女士,因雪天道路结冰,她的车在坡道上溜车,周围货车也在雪中打滑,情况十分危险。刘权威看到后主动上前去推车,冒雪推行数十米后,柯女士终于脱困。这波操作,令柯女士十分感动,直呼“河南人,真中!”其实当时刘权威也一夜没睡,但他却说:“看到有人求助就必须管,这就是骨子里的义气。”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受困,多人救援!

我们带大家回家!

春运路上,群众互帮互助的同时,也离不开很多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守护。

131日,受降雪影响,河南洛阳的高速路上交通情况复杂。高速交警队点亮警灯,引导着春运车辆匀速前进,还喊话“我们带大家回家”,让人感到格外温暖和安心。

在湖北荆州,高速路面多处结冰,不少车辆滞留,荆州交警出动,除雪清障、警车带道,并不断叮嘱车辆保持安全车距,不要急刹车,“跟着警车走,我们带大家回家!”

22日下午,襄阳降暴雪导致高铁停运,273名十堰旅客滞留在湖北襄阳火车站,后来又被分流到襄阳汽车客运中心站。为确保旅客旅途安全,十辆大型客车转运滞留旅客,湖北高速交警接力压道护送。273名旅客全部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让我们难忘的,还有那个感动全网的“摔跤哥”。

23日,湖北武汉受暴雪冰冻天气影响,道路结冰打滑,很多车辆滞留,大量交警冒雪上路疏导交通。当天晚上,一辆满载设备的救护车陷在雪地里打滑,武汉市硚口区交通大队秩序管理中队负责人曹春一边指挥司机驾驶,一边在车后奋力往前推。由于路滑,曹春多次摔跤,但他全然不顾衣服鞋子已经湿透,每次都迅速爬起来、不断尝试推出被困车辆。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曹春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摔跤哥”。

由于上桥的路滑,很多车辆上不去,曹春就背着一捆麻袋上去,在前面几辆车的车轮下垫麻袋。整整3个小时,曹春和队友连续推了50余辆车,被汽车尾气喷得睁不开眼、熏到呕吐,一直忙到凌晨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冰天雪地里,正是这些忙碌的身影,给了奔波在路上的人们满满的安全感。

逆向春运,奔赴团圆

春运的守护者们为了大家可以顺利回家,很多时候牺牲了自己的阖家团圆。不过对他们家人来说,也许这个春节可以换一种方式过。

近日,一对父母跨越2700公里、历时52个小时,从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逆向”奔赴甘肃天水,陪伴因春运值班无法返乡的女儿,共度春节,站台上女儿与父母深情相拥。

1292149分,随着电铃响起,Z152次列车缓缓驶入甘肃省天水站,站台上外勤助理值班员、“00后”女孩王靓怡笔直身姿,迎接着旅客到来。这当中,就有她的爸爸妈妈——王兴海和陈玉倩。

为了这场跨越千里的“逆向”奔赴,王兴海把家里养殖的牛羊变卖后,与妻子陈玉倩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背上了女儿最爱吃的东北大咸菜。

当晚,一家三口和同事们一起包饺子吃。小小的天水火车站食堂里,充满了家的味道。妈妈端出来热气腾腾的饺子,爸爸说:“姑娘,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同样逆向奔赴儿女的还有淄博的郭大爷。

早在117日,61岁的郭大爷就带着两床被子和特产动身前往浙江,陪儿子过年。郭大爷说,自己退休了,这次到儿子家住一段时间,还可以给儿子看孩子,很开心。带被子是怕浙江湿冷没暖气,也可以省点钱。儿子也很盼望自己去过年。

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全家团圆的日子,就是年!春运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的期盼,也传递着家人之间的爱。

这个春节,您和家人团聚了吗?希望每个在路上的人,家中都有一盏为你留着的灯,静待团圆。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顶端新闻微博、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新华社微博、新华网、人民日报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极目新闻微博、时间视频微博


编辑:王海萍,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