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0 20:15
昨晚(9日)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与海内外受众相见。
今年春晚,舞蹈节目《锦鲤》以极具东方审美意象的表演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赢得各界赞誉,而这个完美阐释了春晚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的节目背后,是多位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大学生依靠威亚+弹力绳的技术创新和一次又一次的攻坚克难,最终让节目在春晚的舞台上美丽绽放的求索历程。
总台《2024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组导演 刘慧子:今年新的原创一定是中国的现代审美表达,仙、纯、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演员要仙,要纯。
去年11月,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女班29名大一新生中,有18人通过春晚导演组的初选,加入节目创排。
传统的威亚由两根钢丝绳固定在演员身上,但为了让威亚和舞蹈更好地融合,技术团队去掉一根钢丝绳,加上一段橡筋弹力绳,这给高空舞蹈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
舞蹈《锦鲤》演员 华宵一:我当时觉得是不是不是那么困难,当我自己挂上去做同样动作的时候,我觉得好吃力。
区别于杂技和武术,《锦鲤》需要重新摸索一套适用于高空的舞蹈语汇。
舞蹈《锦鲤》编导 汤成龙:来这边的难点就是开始要找队形,你开始要找整个舞蹈的结构,你要向观众传达什么。
虽然大致的结构框架已经确定,但是绝大部分演员的动作都不到位,在编导汤成龙看来,十几位演员像是跳了十几种不同的舞。
舞蹈《锦鲤》编导 汤成龙:不齐,特别痛苦。
舞蹈《锦鲤》演员 赵艺桃:那个期间导演也是点我次数最多的,告诉我桃姐你要小心了,你要被刷下去了,那一阵心情挺低谷的。
舞蹈《锦鲤》演员 何昕诗予:那段时间因为这个东西勒得太疼了,会有偷偷掉眼泪的时候,但还是得坚持。
每一次动作和队形的调整,技术团队都需要根据室内温度和每个演员的体重,一次次精准地调整速度、高度和停顿时间。
舞蹈《锦鲤》演员 华宵一:和威亚的时间配合没有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就会出问题。
舞蹈《锦鲤》编导 汤成龙:一号厅的间距相对比龙影要宽一点,所以说她们手拉手或者是手拉脚有可能会拉不上,就容易崩开。
一号厅全新的舞台环境,威亚长度和间距的变化,意味着演员需要重新跟威亚磨合。
舞蹈《锦鲤》演员 赵艺桃:我们第一次上台整个都蒙了,做完一遍下来感觉身体也会感知到一些动作反应,完全不一样。
舞蹈《锦鲤》编导 汤成龙:龙影现在的威亚高度大概是10米,一号厅是16米,这个线一旦放长可能它是四拍就能完成,这么荡一下就变成了七拍或者六拍。
舞蹈《锦鲤》演员 华宵一:每一天每一次的训练,它就像叠加式的,一定是会点点滴滴的进步,我们还有时间,一定会更好。
1月15日,《锦鲤》参加总台2024春晚第一次联排,这也是舞蹈《锦鲤》第一次面向观众,接受观众的检验。
2月9日大年三十,舞蹈《锦鲤》一路冲上总台2024春晚舞台。
舞蹈《锦鲤》演员 何昕诗予:现在大家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挺期待在电视上看到我们。
舞蹈《锦鲤》演员 赵艺桃:有享受春晚这个舞台,我觉得毕竟是面对世界人民的,要好好展现一下。
舞蹈《锦鲤》演员 华宵一:我觉得就是在不断否定和认可的过程中才会变得更加笃定。
舞蹈《锦鲤》编导 汤成龙:感慨就是我觉得让一帮十七八岁的小女孩站上了春晚这个舞台,能跳到这一步还能完成,会有一点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