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8 07:04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新春的北京,喜庆热烈。游园会、庙会、灯会,人声鼎沸;送福迎祥、舞龙舞狮、灯车夜游,热闹非常。长街两畔的火红灯笼,家家户户的对联窗花,商场市集的烟火气息,无不映衬着人们的雀跃心情。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阖家团圆的围炉夜话中,敲钟祈福的真诚祝愿中,老少出游的休闲欢愉中,人们辞旧迎新、感恩时节。与万千读者一样,本报记者也从北京回到天南海北的家乡。从东南城市到西北小镇,从革命老区到历史古城,从京津冀到长三角……我们采撷民风年俗,邂逅北京元素,讲述身边故事,聚焦家国新潮。现代与传统碰撞,他乡与故乡融合,别样的美丽在镜头里在笔触下,缱绻的乡情在纸端也在指端,以期与诸君共享。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作为年轮的起点和终点,春节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根脉。小家的憧憬期盼、大家的国泰民安,早已融于每个人的生命经纬,深藏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盛大仪式里。文化的底蕴,赋予春节以活力;仪式的欢乐,映照着文化的蓬勃。龙年的新春,华夏大地喜庆热闹,春晚载歌载舞,“村晚”遍地开花,家家皆有“大戏”,处处都求“出圈”,各地共迎吉祥又各展风情。我们体味着乡土文化中的绵绵传承,重温共同的记忆,欣赏多元的风景,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感悟愈加深刻。
乡土情浓,京华韵长。北京这座见证八百年风云变幻的古都,文化始终是最厚重的根基和底色。我们看到,这个春节期间,后海什刹海、天坛中轴线,不时传来南腔北调;宫宴、宋宴、白家大院的宴席间,身着汉宋清等古风者来回穿梭……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汇聚着八方来客的喜乐。而在全国各地的闹市街角、乡村巷陌,也时常可见京味呈现。“兔儿爷”进驻他乡市集,“烤鸭”端上千家万户的年夜餐桌,荧屏内外“京片儿”侃大山逗笑连连……北京与他乡,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南北旅人来到雍和宫祈福,京味文化跨越万水千山,发展交融、文化交融何其自然而然。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我们独特的文化标识,寓意着威武刚健,象征着智慧吉祥。甲辰龙年已经开启,绵延千年又生生不息的中国,呼唤每一位“龙的传人”,昂扬龙马精神,凝心聚力、乘风破浪,全力奔赴“下一场山海”。
家乡捎来一句话
王瑶琦:龙年来九江,蛟龙擘水,破浪前进。
白波:一桌早茶,连接起了游子和家乡,连接起了中国与世界。
高源:新年新气象,祝大家“Loong”年大吉!
徐慧瑶:愿龙年生活蒸蒸日上!
柴嵘:舞龙舞出龙年新气象!
丰家卫:愿日子越过越亮、光景越来越好。
李松林:保护好古树名木,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欢迎大家到剑门关翠云廊景区游玩!
魏婧:祝大家伙儿今后的日子,身体杠杠滴、事业噌噌滴、钱包贼拉鼓、心情老好了!
张宇: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新的一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俺的家乡做客。
袁云儿:“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我们这里景好、人好、吃的好,欢迎北京的朋友来做客!
鹿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画卷更“鲜亮”了。
武亦彬:远古天地,汉塞边关,繁华盛世,岁月悠长,辞旧迎新,传承文明,生生不息。
徐英波:“信美东方第一州”,好客青州欢迎四海宾朋来做客。
李俊瑶:吃碗“扁食”,过个好年。
金瑶:天蓝水碧,候鸟翔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东北更美丽!
孙云柯:走进河南胖东来,感受浓浓烟火气。
钱绯璠:有空儿来“哏儿都”吧,“笑一笑,十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