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寻古,邂逅家乡新愿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英波

2024-02-19 17:08 语音播报


青州博物馆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苏辙的这首诗,说的就是我的家乡——山东省青州市,一个隶属于潍坊市的县级市,历史上曾是“古九州”之一。

没想到,今年春节回家我最紧张的事情,竟然是要抢一张家乡博物馆——青州博物馆的门票。青州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按照规定,博物馆需提前3天预约,每日零点放票。打算在新馆开放后首个春节假期去参观的我,伴着除夕春晚里倒计时的声音,在零点准时点开了预约门票的公众号,靠拼手速抢到了大年初三上午的第一个参观时段。很快,当天的三个参观时段都显示“已约满”。

大年初三,我起了个大早,提早1个小时就到了博物馆外。离开馆还有半小时,我发现,门口竟然已经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停车场渐渐被停满的车辆里,来自天津、内蒙古、湖南等地的外地号牌竟占了近一半。

馆里有7个常设展厅,包括“青州历史陈列”、“青州微笑——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艺术展”、“汉梦华章——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文物展”等7个展览。随着人流进馆后,我跟着一位志愿讲解员的脚步,与外地游客一同在馆里重新了解着家乡的历史、寻找三大“镇馆之宝”。

在“青州历史陈列”展里,就有两件“镇馆之宝”,一件是东汉的“宜子孙”玉璧,由一整块上等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上方出廓部分中央透雕着篆书“宜子孙”三个字,蕴含着希望子孙后代“子子孙孙宜室宜家”的美好愿望,是汉代玉器罕见的上乘佳作;另一件则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的赵秉忠殿试状元卷,是目前国内外仅有的一份明代及明代以前的殿试卷,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这两件珍贵且寓意美好的文物前,聚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

馆里最重磅的“镇馆之宝”是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400余尊佛教造像。走进展厅的游客,无一不为这批佛像展示出的风格独特、荡涤人心的“青州微笑”而赞叹,凝神注视,一种“一眼万年”的穿越之感油然而生。佛像时间跨越北魏至北宋,因数量多、品种全、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跨越时间长,先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这些文物的“重量”,足以让这个县级市的博物馆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从我上学时常走的驼山中路,向西望去,青州博物馆的老馆和新馆都能收入眼底。两个馆遥相呼应,一种历史交错更迭的纵横感涌上心头,我突然为这种浪漫的设计而感动,也为家乡迸发的新活力而欣喜。记得馆里有句话——“有愿常相逢”。我期待着下次归家,与家乡更多的新变化相逢。

这乡有礼

姥姥爱喝茉莉花茶,北京老字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便是最合适的“北京礼物”。

家乡青州的城市IP——峱(náo)宝宝,以本地瑞兽——“峱”为原型设计,可招财纳福、辟邪匡正。想把一只可爱的峱宝宝文创玩偶带回北京,带回来自家乡的这份美好祝愿。

回乡遇见美丽中国

编辑:孟紫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