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 08:00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今天,带你吃一碗
“文博馅儿”的汤圆
一起认识圆形镶石铜扣饰
01
两千多年前
滇国人在腰间挂着一碗“汤圆”
正面内凹,分为3圈
内圈嵌有6颗白色玛瑙
在薄片状绿松石的衬托下
白色玛瑙圆润饱满
看上去特别像一碗“汤圆”😋
这碗“汤圆”其实是
由青铜铸造而成的“铜扣饰”
是两千多年前滇国人特有的腰间装饰品
(注释:滇国是中国古代西南边疆的割据政权,疆域主要在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
类似于我们现代人的“皮带扣”
△执伞男铜俑(西汉),腰间佩戴着圆形扣饰,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铜扣饰因背面有矩形扣而得名
矩形扣可用于系戴、悬挂
△圆形镶石铜扣饰的背面
不同形状的铜扣饰
还能让你花式搭配
做古滇国最时髦的靓仔😎
△左为圆形镶石舞人铜扣饰,右为鎏金八人乐舞铜扣饰。(点击图片,详细了解鎏金八人乐舞铜扣饰)
这些铜扣饰
历经两千多年仍保存完整
可见滇国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02
古人过元宵
氛围感、仪式感、神秘感拉满!
据史书记载
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
是从宋代开始的
当时称汤圆为“浮圆子”
南宋诗人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中
“珠”指的就是汤圆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除了吃汤圆,古人怎么过元宵?
氛围感、仪式感、神秘感统统拉满!
燃灯映月明,元宵赏花灯
唐朝的元宵灯会,规模空前盛大
处处张灯结彩,满城火树银花
到了明朝
明宪宗过元宵,宫中悬挂许多鳌山灯
鳌山灯是古时元宵灯节上的特定景观
(注释:鳌山是神话传说里海中巨鳌驮起的仙山。)
△《宪宗元宵行乐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过节穿衣有讲究,元宵得穿灯笼纹
明代,内臣宫眷都要穿
带有灯笼纹样的服饰
稻禾和灯笼等构成的“五谷丰登”纹
寄予了古人
希求风调雨顺、祈盼丰收吉庆的心愿
明清时期,灯笼纹还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样式
△清康熙 银白色地灯笼纹织金锦,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元宵节还曾流行过“化装游戏”
南北朝,男男女女戴上面具闹元宵
简直就是大型cosplay活动
《隋书·柳彧传》中记载:
每以正月望夜……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大意为:正月十五之夜
人人戴着野兽面具,男扮女装
歌伎戏子、杂耍子弟,奇形怪状
此外,元宵节前后
古代民间还有
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民俗表演
03
元宵节也称古代
“情人节”“相亲大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这句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描写的便是
元宵节晚上,满城灯火
在人群中寻觅女子的浪漫场景
由于古代年轻女孩平时不能随便出门
元宵节这天却可以
美美地化个妆,结伴出游
元宵节也就成了
男女青年相互结识或相会的好时机
因此,元宵节也被认为是
古代“相亲大会”“情人节”
今日元宵佳节
吃一碗汤圆,和家人团团圆圆
出门赏花灯,看灯火里的中国
祝《文博日历》的粉丝们
新的一年,皆得所愿,诸事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