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守护民生之暖
北京晚报

2024-02-26 15:34


明媚的阳光透过全明玻璃天花板,洒落在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光洁、宽敞的门诊楼大厅;走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的新校园,铺着蓝色跑道的风雨操场、布满绿植的开放式连廊,为现代化的钢结构教学楼增添一抹亮色……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优质的公共资源如源头活水,流向需要的土壤,为城市副中心的居民带来福祉。

“不用进城,也能看上人民医院的专家了。”等候就诊的患者陈先生高兴地说。2022年底,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的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让周边的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医疗“国家队”的服务。为保证各院区就诊患者能够享受同质化医疗服务,人民医院各优质学科专家双院区同步出诊,在通州院区挂号,就能享受全部专家资源。

“目前,通州院区总床位数增至了1050张。我们将力争成为区域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去年12月底,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开诊,该院党委书记辛有清介绍,自2018年12月开诊以来,5年间,通州院区医疗服务总量逐年递增,门急诊总量超过458.9万人次,出院患者12.9万人次,完成手术量4.5万余例。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安贞医院、首儿所等大医院的通州院区将先后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通州区三级医疗机构将达8家以上。同时,市疾控中心新址也已在宋庄镇开工建设,将于今年建成投用,提升全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将增强区域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

2021年8月31日,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1400余名学生和140名教师走进了新校园,这是城市副中心引进的首家市级优质资源学校。2023年9月,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迎来首批900名高一新生,开启了十二年一贯制全学段办学的新起点。这所现代化学校坐落于通州区和亦庄新区交界处,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提供108个教学班,4000多个学位。

近年来,在市教委的统筹支持下,人大附中、北京五中、北京小学、史家小学、黄城根小学、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北京第五幼儿园等中心城区优质资源,相继在城市副中心落户。引进学校全部实行“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即统一法人、统一团队、统一管理、统一课程、统一招生,本校校长带队入驻城市副中心,全面提高分校教学质量。

“如今的通州教育值得我们期待。”住在通州区新华大街附近的张先生说,“眼看着家门口的学校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以后孩子上学不用愁了。”

近年来,市教委全力推进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统筹全市63所优质学校“一对一”支持通州区学校,促进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北京学校教育集团成立,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已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本土”好学校落地,辐射带动区域内多所学校发展。

协同中,求发展。10年来,优质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汩汩流向城市副中心,喷洒甘霖一般为人们带来轻松、便捷和幸福,也为全国其他超、特大城市解决“大城市病”蹚出一条先路。

副中心医疗协同大事记

2019年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开工建设

2021年

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

2023年

市疾控中心通州新址开工建设

友谊医院院区二期工程启用

2024年

安贞医院院区建设基本完工

2026年

首儿所通州院区将建成投用

20240226_006_65096.jpg

沐春心语

人民医院通州院区 刘中砥

当好服务者 筑牢“桥头堡”

“我可以说是个‘新通州人’。”自2022年底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该院创伤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刘中砥已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多时间。他亲眼见证着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亲手为这里的居民创造着福祉、提供着高质量的服务。

“刘大夫,真感谢您和医护团队的及时救治。”1月25日,家住通州区漷县的老吴,趁着复查的机会,给刘中砥送来锦旗。两个月前,开车外出的他在京哈高速公路路口旁发生了车祸,肋骨、骨盆等多处骨折,严重肺挫伤。从前,这样的伤者会被送往通州区的大医院——北京潞河医院,但事发地距潞河医院有30多分钟的车程。幸运的是,作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的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了,急救车抵达现场后5分钟内就将老吴送到医院。

刘中砥联合多学科的医护团队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救治,及时止住了骨折引起的大出血,并进行多处骨折手术。术后,老吴顺利出院、居家康复。

收到锦旗备受鼓舞,更让刘中砥感到欣慰的是,能给为周边居民看病就医带来实在的方便、好处。医院周边的居民多以务农为生,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使许多人都有腰腿疼痛等慢性损伤。“尤其是老年人,过去腰腿疼起来,经常就是小诊所拿一贴膏药了事;病情加重就需要由子女送往城里的大医院就诊,号难挂、车难停、路途远,一折腾就是一天。”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以来,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哪儿有不叫好的?”

虽然两年多以来,刘中砥一直保持早6点出门、晚9点到家的长距离通勤,但他从来不觉疲累,“每一个来自患者和家属的认可,都是我坚持的动力。”

北京晚报2·26特别报道:未来之城春意浓

编辑:谢永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