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前护学设备“上新”,您发现了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8 09:34 语音播报

北京民声
进入
民生调查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今天我还来早了?”2月26日晚高峰,张先生驾车到北京景山学校接孩子放学,他刚把车开进灯市口大街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他的印象里,从东四南大街到学校门前这短短200多米的路程,不确定性可太多了。

“前面要是有别的家长开车等孩子,车停在路上能堵一条街,有社会车辆在这条路上掉头,那效果也是一样。”可是,这些情况在开学第一天都没出现。正说着,张先生望向车窗外,他说早上来送孩子的时候没太留意,现在发现从提示“前方学校”的标牌,到路面上相关的划线提示,这条街“上新”了不少东西。

在过去几年里,灯市口大街的早晚高峰不仅让学生家长头疼,社会车辆的司机也发憷。这条路不宽,上下都只有一条车道,“先天不足”给道路的拥堵埋下了隐患。而在这条街的沿线上,除了北京景山学校,还有包括北京第二十五中学等在内的4所学校,这使得晚高峰时段这条街的交通环境更加复杂。

一位家长讲述,接学比送学更难,送孩子到校即停即走,可接学的时候如果时间没对上,孩子还没出来,那可太让人着急了。停也不是走也不是,停下来等会堵住马路,先开出去再想转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咱们景山学校是个大校,小学、初中、高中部在一起,放学晚高峰持续的时间相对长,拥堵的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时间回到2月23日,记者探访开学季相关准备工作时,在这条大街上已经看到了不少变化。比如,学校门前立起了升降式防冲撞柱,路面上的标识标线复划了,“前方学校”的提示语列在了斑马线的两侧,沿着大街一路前行,道旁的提示牌还增加了黄绿色的荧光边框,看上去更醒目了。这一系列措施到了“实战”中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2月26日下午3点,北京景山学校的学生陆续放学。东城交通支队东单大队的交警们街头值守,沿途部署了锥桶,提示来往车辆司机禁止街内掉头。校门前的升降式防冲撞柱形成了缓冲区,避免学生出了校门便上马路,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观察路面情况,更加安全。而路面标识标线翻新以后更加醒目,来往车辆的司机也更有意识避让学生。

交警在斑马线前维护交通秩序,护送学生及家长过马路。站在路口的交警用手台随时联络,控制来往车辆的放行,手动调整红绿灯的配时,各种措施并举最大限度调节着灯市口大街的车流量。北京景山学校的放学晚高峰持续到了下午4点多,记者现场观察发现,即便在车流量最大的时段,也并未出现拥堵。

放学高峰,北京景山学校的学生及家长在交警的引导下过马路。

东城交通支队东单大队警长赵烁说,从去年开始,随着各类设备设施的逐渐完善,早晚高峰拥堵的现象已经逐渐缓解。新学期,交管部门将继续调整完善5类基础设施、7类提升设施,明确路权,保障学生上下学更安全。

针对灯市口大街,另一项举措来自于交通疏导措施的优化。过去很多社会车辆进入灯市口大街后,由西向东行至东四南大街路口时,发现只能右转,右转后便是协和医院的门前路,容易形成堵点。于是不少司机就选择从灯市口大街原地掉头,避免把车开到协和医院门前去,可车辆频繁掉头又加剧了街内的拥堵。现在该路口允许车辆左转向北行驶,灯市口大街内车辆频繁掉头的现象大有改善,进一步给道路疏堵创造了条件。

北京民声帮您办

编辑:景一鸣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