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8:36
从位于黑窑厂社区的家里出发,步行到陶然亭街道就业指导室,不到10分钟,求职者小陈就能享受到就业服务专员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今年,这样的“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在西城实现全覆盖,为辖区企业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家门口”就业服务。
“陪伴式”服务叩开求职大门
陆女士曾在望京的一家大型企业担任总裁特助,两年前因企业经营不善,陆女士失业了。为了领一份失业保障,她到西城区陶然亭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做了失业登记。
登记了陆女士的信息后,陶然亭街道福州馆社区很快找到她进行就业帮扶。 “几乎每个星期,我都能收到就业服务专员的微信,有时发的是岗位信息,有时是就业指导课的链接。刚开始是随便点进去看看,后来觉得有些岗位我也能干,才给就业服务专员回信息了解详细情况。” 当时极度失落,只想领失业金“混日子”的陆女士动了心,在就业服务专员的陪同下试着面试了街道负责养老的公益性岗位,半年后又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就业服务专员陪我走过人生的低谷,街道就业服务改变了我的命运。”陆女士感激地说。
在陶然亭街道近日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很多求职者不去转展厅,一进门就追着就业服务专员。“今天有没有适合我的岗位?”“这两份工作我觉得都行,您帮我选选。”政策咨询台成为展厅最热闹的地方。
“我们在日常服务中加深了对辖区失业人员的了解,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朋友。”陶然亭街道黑窑厂社区一位就业服务专员热情地介绍,“这种‘陪伴式’的服务,也是我们在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我们的作用就是帮助失业人员打开求职‘话匣子’,帮他们打打气,出主意。”
“服务共享”破解用工难题
西城区在白纸坊街道设立的“共享就业实训基地”,是“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助力企业服务的主阵地,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延伸为企服务的举措之一。
“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都提出单独开展招聘和培训的成本很高,特别是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微企业,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西城区人力社保局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为了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发展得更好,我们探索建立了‘共享就业实训基地’,可以为参加公共招聘会的企业提供延伸附加服务,企业不仅可以免费使用培训场地,我们还会定期邀请辖区的优质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指导师,开展专业的职业指导与测评、入职模拟课堂、礼仪实用业务技巧等实训课程。”目前,该共享就业实训基地已为北京曼联梦剧场、北京同仁堂药店等5家企业提供实训课程。
不仅如此,西城区还将“共享式”就业服务渗透进企业群众的日常生活。在陶然亭街道,就业指导室开进了公共图书馆二楼,商超门口设立了就业信息展板,街边墙上也挂起了就业政策宣传栏,就业服务覆盖百姓生活“一刻钟”范围。
西城区人力社保局就业工作负责人表示,今后西城区“一刻钟”服务圈还将不断拓宽服务场景,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共享”优势,为更多企业解决用工和发展上的难题堵点,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优化辖区就业环境。
鼓励更多人参与就业服务
今年,西城区人力社保局还动员辖区网格内党员干部、社会组织、志愿者力量参与到公共就业服务中,凝聚基层多元化就业工作力量。
“我们今年创新推出‘快一拍’活动,号召辖区快递员、外卖小哥,充分发挥他们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独特优势,鼓励他们随手记录企业或者门店的用工需求,核实有效的可以累计积分。”西城区人力社保局就业工作负责人说。
“未来,我们还将出台‘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指引,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原则,打造均等化、多元化、便捷化的‘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实现辖区惑有解答、业有帮扶、劳有保障、心有归属的高质量充分就业。”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