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16:00
我国消费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口结构变化、消费观念变迁、Z世代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把握消费趋势、培育新型消费,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将为消费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孵化与新青年生活方式融合项目成为城市更新的新亮点
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化,产业孵化与新青年生活方式融合项目成为了城市更新的新亮点。在消费转型的压力下,老旧项目不断升级或退出,而新生活方式项目则成为了消费增长的引领者。这种趋势也加速了大型综合超市的衰败进程,许多城市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通过不断培育、引导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孵化,引入新产业、创造新生态、带来新消费。
在城市更新中,产业与消费共生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建设“工作、居住、娱乐”一体化的城市共享生活平台,打造文化、生活美学氛围,探索沉浸式艺术体验的乐趣,完备办公设施营造都市惬意办公氛围,成为创新的方向。
另外,发展轻餐饮、时尚小物的“后街经济”也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街经济注重创新和个性化,为年轻人提供了特色、时尚和个性化的消费选择。各种小型店铺,位于城市次要的街道、背街小巷,或老旧工业改造园区中,与主要商业区相对独立,通过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创意的装修和设计,营造出时尚、舒适的游购氛围,为城市更新、消费发展带来了活力。
二、文化旅游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商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旅游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实现这种融合,许多商业中心都开始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商业创意中,营造全方位、多元化、互动性强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将艺术元素融入商业创意中,动漫展、音乐节等活动也成为了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活动不仅仅是音乐和动漫的展示,更是一种时尚文化的表达。演唱会市场的“下沉”也成为了新的消费增长点。随着文化艺术消费比重的增长,二三四线城市的演唱会消费需求也变得旺盛起来。
因此,各个城市应该发挥自身的特点,吸引各种新兴、有发展前途的领域、产业和人才集聚,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应该引进新兴产业、数字移民和创新创业者,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这样既可以带来城市产业增长的繁荣,又可以带来新的消费活力。
三、IP文化融合与跨界联名激活消费热潮
近年来,品牌联名已成为激活消费热潮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商业模式通过打造著名IP以及不同领域的IP联名,开展跨领域的文化融合与创新,丰富IP内涵、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消费者新的选择。
品牌应更加注重联名营销的创意和独特性,通过推出具有吸引力和差异化的联名产品或活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兴趣。同时,品牌也需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联名营销的方式和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在联名营销中,品牌需要注重创意和独特性,同时也要关注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联名营销的方式和策略。
四、国潮文化成为年轻消费者对独特、个性化的认同与追求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和文化元素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日益增加,国潮文化已成为年轻消费者对独特、个性化的认同与追求。国内商业品牌开始注重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产品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品牌形象
然而国潮热中也存在着注重设计而轻视研发,价高而含金量不足;老牌国货创新力不足被市场边缘化等问题,需要企业了解新生代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和审美追求,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持续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
五、消费去炫耀化趋势呈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现在,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化和省钱达人的消费方式,而不再是为了炫耀或攀比。QuestMobile《2023年新线(新消费前线城市)市场用户洞察》报告显示,新线用户追求体验感和松弛感的生活方式,在消费上不盲目求贵,而是寻求满足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物有所值。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崇尚绿色消费,热衷于二手交易,让闲置物品流转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因此,商家应该更加关注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心理变化,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商家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出更多环保、可持续的产品,引导年轻人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的消费方式。
六、即时零售快速崛起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末端配送也在持续创新和优化。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即时零售作为一种新型零售模式快速崛起。目前,即时零售呈现出商品品类日益丰富、服务区域不断拓展、服务客群持续扩大、消费场景更加多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为了进一步促进即时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行业标准,为即时配送行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还需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发挥即时配送的积极作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助力消费升级。
七、预制菜在消费者疑虑中成为投资热点,标准建立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预制菜是一种新兴的食品消费领域,随着餐饮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其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但目前预制菜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了解和购买概率仍有限。尽管超市和生鲜电商拥有渠道推广和采购优势,但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经验积累也有限,在菜品研发创新、口味等方面没有天然优势。
因此,企业要尽快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体系和产业标准,要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建立产业标准可以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
八、优化营商环境为消费增长注入活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消费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以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政府支持消费政策的持续出台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不断推进,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言之,这些消费趋势的出现,反映了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的新特点,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也将为消费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赖阳系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红梅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