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06:59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绿色打底,发展更优。连日来,代表委员们把关注点投向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绿色金融等不同领域,聚焦绿色生产力的催生、演进与壮大,在畅抒己见中汇聚共识。大家认为,绿色发展是一本大账、长远账,也是一本整体账和综合账,生产力向更高版本迭代,把绿的底色铺好,才能有未来发展的高歌猛进。
向“绿色”要发展效益
从竭泽而渔,到顺应自然、保护生态,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必须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求得效益。
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源动力”在哪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代表给出的答案是技术创新。
“当前我国绿色技术已经具有了一定储备,但难点在于如何让技术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从小范围示范应用到大规模商用。”在他看来,走好这关键一步,提升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贺泓认为,经济效益显现不出来,很多时候还因为政策不配套、创新链条有短板,以及应用场景不丰富。他举例说,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火电,但火电发电量依然占大头,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时刻,主要依赖的还是火电。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储能环节,目前储能设施建设跟不上、运行成本高,长时储能技术等也存在短板。
“让绿色技术既实惠又好用,真正产生经济效益,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贺泓建议,加强政府引导,不断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供给,在绿色能源设施布局、新能源技术落地应用等方面做好配套,为创新成果提供更多应用场景。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要从全链条着眼,统筹考虑产业链、创新链的上下游、前后端,聚焦薄弱环节快速攻关,进一步促进技术衔接、产业协同,消除短板效应。
每一次绿色技术革新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崛起反映了新质生产力的‘新’特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委员认为,循环经济中蕴含着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密码”。
近年来,他多次就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和产业实践提出意见建议。在他看来,通过化学循环等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对各种低值废塑料进行集中回收利用,“白色污染”也能成为“白色油田”。
他以2022年数据为例,据测算,这一年我国产生废塑料超过6000万吨,其中焚烧或填埋量约4200万吨,如果能够对其中的50%实现化学循环,就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过6000万吨的油田。与此同时,如果能对这4200万吨废塑料全部实现化学循环,与焚烧相比可减少碳排放2814万吨,碳减排效益十分显著。
“国内外相关技术路线逐渐成熟,目前已进入产业化示范应用关键阶段,成为国际化工企业竞争的新热点。”他建议,优化循环经济规划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划,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度重视、抢先布局,在碳排放指标、用能指标、用地指标上优先保障,推进示范试点工程建设。
从“绿色”中寻竞争优势
“绿色”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在报告中被数十次提及。以“绿”赋能,为产业提质,在实现“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尤显重要。
增“绿”就是增加竞争力。随着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时代,如何加快建设制造业绿色低碳供应链,是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代表关注的问题。
他认为,我国制造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同时也面临着供应链全链路贯通困境、国内行业碳数据库缺失以及供应链低碳转型压力等问题,“如何破局,成为我们打破绿色壁垒,进一步巩固、强化我国创新引领能力的关键。”
“绿色低碳管理是一项贯穿整条产业链的系统工程。”在雷军看来,应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在实现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等全流程业务信息贯通的同时,加强全流程绿色低碳指标和减碳措施融入,提高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决策能力。
发展的“含绿量”,正在通过碳足迹数据清晰展现出来,这成为评价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雷军发现,我国很多消费电子类产品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碳足迹管理要求愈发严格,缺少官方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限制了我国在全球产品碳足迹管理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性。
他建议从速从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与国际数据库的衔接与互认,并逐步建立中国深度参与、主导的全球碳足迹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的碳足迹数据共享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数据库建设运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资金扶持。
实现“双碳”目标,不只是约束条件,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着极具想象力的发展空间。
中国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球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更多绿色解决方案。在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委员看来,这其中蕴含着巨大机遇。
如何抢占发展先机?王彤宙建议支持鼓励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打造一批绿色“一带一路”典型项目标杆,以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项目的实施向全球传递中国绿色发展信心。
“加快绿色标准对接很关键。”他建议,积极推介国内绿色投资标准,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推进中国规则标准“出海”。鼓励企业通过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推动中国标准和技术国际化模式和路径。
为“绿色”供“源头活水”
绿色生产力的培育形成,需要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需要绿色金融牵引,引来“源头活水”。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局长贾文勤代表认为,绿色金融应与绿色产业实现“同频”,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在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方面加大精准支持力度。
绿色公司债(含碳中和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品种,碳中和、低碳绿色等主题基金,工业硅、碳酸锂等新能源产业重要原材料期货产品……贾文勤列举出资本市场近年来已经开展的一系列探索。
北京有着发展绿色金融的优良条件。她表示,我们将继续支持北京绿色产业企业股债融资,鼓励企业直接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推动扩大绿色债券规模。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鼓励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的更多路径和模式。
绿色生产力的培育形成,还需要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委员引用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总量占到年碳排放总量的22%,绿色建筑对全社会节能减排将发挥重要作用。
“低碳、零碳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更高阶段。”唐俊杰说,相关国家标准已经完成编制,即进一步提高节能降碳性能,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并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电交易等方式,实现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目标。
“希望推动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让人民群众住上高品质的好房子。”她建议,进一步完善低碳、零碳建筑建设制度体系,加强推广技术路径专业指导,在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中落实低碳、零碳建筑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