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17:21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开启。北京团代表岳巧云走上通道,讲述“桃子加科技”的果农致富路。其他5位代表中,有研究眼科医学和固态电池的两院院士,有盲人代表,有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科创企业负责人,还有黑土地上的“新农人”。他们谋民生之利,解群众之忧,用科技创新解难题、破壁垒,走出自立自强之路。
岳巧云代表: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来自素有“中国桃乡”之称的北京平谷区。前些年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中,岳巧云意识到,传统理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下市场需求。彼时,区里提出“互联网+”工程,岳巧云抓住政策利好,火速开启“互联网+大桃”的电商营销模式,通过线上接单、合作社组织货源、物流配送,让大桃销往全国各地。
桃子卖出了好价钱,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合作社成为国家级示范社,岳巧云也获得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表面光滑圆润的大桃,因为切开后里面有虫子被超市拒收。岳巧云找到种植原因,规范了种植标准。“标准化种植让大桃稳定住了高端市场,短短三年,这项规范化服务就为果农增收2500多万元,惠及果农3000多户。”
“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近年来,岳巧云创建了拥有9名研究员的“科技小院”,引进了博士农场、智慧农园、大桃优新品种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大桃的品质,更用桃子加科技,为果农开辟出一条科技创新致富新路。
王永澄代表:感到了“摸”得着的民主
“代表通道”上有一位极其特殊的代表,他是福建省残联兼职副理事长王永澄,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唯一一位盲人代表。“我们盲人看不见,那就让更多的人来看见我们。”王永澄分享了几件履职中的暖心事。
去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到福州,把盲文版的代表建议答复送交给王永澄;新修订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王永澄提出的为残疾学生提供大字版教材的建议,被采纳并写入法律;今年全国人代会专门准备了盲人版的会议文件,方便王永澄阅读……他说,“这满满的细节安排,不仅使我履职无障碍,也令我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
“能从基层走到人民大会堂,依法履行职责,我感到这就是‘摸’得着的民主。”王永澄说,他不仅要把残疾人兄弟姐妹们的声音带到会上,更要把党和人民的关心关爱传递给广大残疾人,鼓励他们向阳而生,走出一条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绽放光彩的人生之路。
范先群代表:让每一位追光少年都拥有光明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有四个身份:眼科医生、教师、医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眼科医生被称为“光明的使者”,范先群深感重任在肩,“病人找医生看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我做手术时,总是认真做好每一个操作,缝好每一针,手术不满意我不下手术台。”他和团队聚焦眼恶性肿瘤的研究,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通过技术创新,极大提高了患儿的保眼率,实现了保生命、保眼球、保视力。
范先群在代表通道上提出建议,进一步强化近视防控手段,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让每一位追光少年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陈军代表:让电动汽车跑得更远行得更快充电更好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带来了电池领域最新研发进展。
“电池,就是电动汽车的‘心脏’。”陈军说,目前电动汽车跑得不够快、充电也不够快,特别在寒冷天气还容易“趴窝”,这些背后都跟电池有关。研究性能更好、更加安全的电池,无论在电动汽车行业还是储能领域都是重大科技问题。
陈军和他的团队历时30多年,在电池领域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攻关。“未来一到两年,我们要突破6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研发,充一次电,电动汽车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同时在快速充电、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也都要大幅提升,这是在全球具有引领性的技术变革。”谈起未来前景,陈军满怀信心,“我们将持续推动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的电池,让电动汽车跑得更远、行得更快、充电速度也更好。”
黄立代表:未来要研发更多让“梦想成真”的前沿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奋斗,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做出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立对于科技自立自强有切身体会。
黄立述说了公司亮眼的研发成果:在红外热成像、红外探测器等方面,打破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到了世界领先;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实现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应用,几百架无人机在天上全自动飞行;人工智能分析数据,把结果推送给政府部门和地面相关人员实时处置,解决很多城市管理难题。
“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就是要靠科技创新。”黄立表示,作为高科技公司,未来要研发更多让“梦想成真”的前沿技术,用一项又一项的科技创新和突破成果,“向世界证明,别人能,我们中国人也能。”
韩凤香代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梨树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是一名东北黑土地上的“新农人”,她分享了东北的农业致富路。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大学毕业后,韩凤香带着对黑土地的眷恋返乡创办了农机合作社,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的“梨树模式”,一度引来乡亲们的质疑,“这不就是懒吗?”到了秋天测产时,“梨树模式”比传统种植的产量高出不少,乡亲们彻底服了,跟着她奔丰收、求高产。
从大型播种机到收割机、再到喷洒生物农药的无人机;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装备在黑土地上广泛应用……韩凤香说,合作社服务带动起周边9个村800多户农民,2023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000多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