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年来首次!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压箱宝物开仓见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18 14:54 语音播报

热点

赏青瓷釉色之美,品琢玉工艺之巧,观青铜礼器,感文房雅事……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沧海撷珠——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上,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成立60余年来首次亮出“压箱宝”。161件(套)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类展品分为“青花雅韵”“璞琢生烟”“吉金流彩”“京津丹青”“薪火相传”五个单元,从红山文化的远古图腾,到近现代艺术的不朽之作,邀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与辉煌。

走进展厅,明亮的色调让人耳目一新,仿佛置身于古风美学空间。除了欣赏展柜里的文物,观众还可以动手“拼”瓷器,从墙面里拉出画轴来细读,在互动桌面上挥毫泼墨。市文物交流中心展览策划部部长董琪说,展览采用动静结合方式,打造不同的叙事空间,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体验,领略中华民族的古器之美。

五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同框”亮相。

观展·亮点

清代五朝青花赏瓶“同框” 像文物专家一样鉴赏展品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青花瓷,本身就像一首流动的诗句,讲述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故事。展览入口,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天球瓶“镇场”,开启一段富有水墨意味的东方审美之旅。

天球瓶。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青花雅韵”这一单元,可以看到很多“重复”的展品。这其实是策展人有意为之,打破了常规的展览模式。“您再仔细瞧瞧,就能发现,它们是同一器型、相同纹饰、不同朝代的‘孪生兄弟’。”董琪揭秘,中国古代工匠把他们的智慧、巧思与匠心付诸于青花瓷上,融入山川河流、池塘野趣、花鸟走兽、生活写照等生动图景,在造型、釉色、装饰、烧造技艺上不断探索精进,因此,不同朝代留存下来一系列珍品。“我们把这些瓷器摆放在一起展示,观众也可以化身文物鉴赏专家,比较各个年代的瓷器特点,品味细微变化中的时代风格。”

展厅中央,五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同框”亮相,烧制年代分别为清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时间跨度近200年。这些赏瓶颈部轮廓秀美,腹部浑圆,胎体匀润。通体自上而下以青花绘九层纹样,口沿及肩颈部分别绘江崖海水纹、如意云头纹、蕉叶纹,自腹部起绘回纹一周,其下为缠枝花卉纹及如意云头纹,腹部主体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体莲瓣纹,底足处绘卷草纹。

董琪介绍,赏瓶也叫“玉堂春瓶”,是清代传统青花瓷器造型之一,初创于雍正,其作品存世罕少,乾隆时期大量烧造。纹饰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意在鼓励被赏赐者“为政清廉”。因此类瓷瓶前后相袭,每朝必备,每岁必制,旧档称“岁例供瓷”。“赏瓶因其烧造的持续性与同质性,反映了清代历朝青花瓷器的水平变化,为器物断代及制瓷工艺变化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对比资料。”他说,不同朝代的器物特点,也和当时的国运和实力有关,“比如,第一件乾隆时期的赏瓶,造型挺拔秀美,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光亮,青花色泽鲜艳明快,纹饰布局层次分明,可以称得上是赏瓶的标准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期,自乾隆以后,青花瓷逐渐走向衰落,瓷器纹饰的画法就没有这么精细了。”

30件青铜器大多为首秀 破解3000年前的文化符号

鼎、簋(guǐ)、尊、爵、瓿(bù)……青铜器古称“金”或“吉金”,走进“吉金流彩”展厅,说明牌上的一个个生僻词,凸显这些文物的“重量”。此次展览共展出30件青铜器,主要以食器、酒器、水器、日常生活用器等为主,其中大多数均为首秀。

周代爵。

“这是文物交流中心第一次拿出‘压箱底’的青铜器,它们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一辈文物工作者抢救回来的。”董琪介绍,当时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不强,很多文物被“丢”掉了,受损严重,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们冒着酷暑严寒,骑着三轮车到废品收购站、炼钢厂等地抢救文物,“我们甚至还能在个别青铜器上看到磕碰的痕迹,是老一辈文物工作者让这些留存千余年的文物能够保护、传承下来。”

如今,文物工作者们正在试图破解青铜器上铭文和纹饰的秘密。展柜里,一件来自西周的铜饕餮纹簋,造型别致,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仔细看,簋口沿下两兽首耳间置对称突起的兽首,器身两侧饰饕餮纹,圈足饰一周夔( kuí)纹,腹内铸有铭文。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青铜器中最具特色的纹饰,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大部分学者认为,当时的统治者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来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让人望而生畏。

铜爵是商代和西周青铜礼器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酒礼器,也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展览展出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铜爵,有一对蘑菇形双柱立于口沿处,其中一柱身侧及其口沿下铸有铭文,初步推测刻有“父已”二字。董琪解读,“已”是西周时期的一位贵族,这件酒礼器是“已”的儿子为他打造的,“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符号,像一个小人儿的形象,经过专家鉴定,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族徽。”

观展·解码

玉猪龙尚存“身世之谜” 象征古代先民的图腾崇拜

观众还能一睹“中华第一龙”的风采。展览中,红山文化玉猪龙独立展台。这件新石器时代的“龙”岫岩软玉质地,口微张、肥首大耳、吻部平齐,整体呈“C”形,浅黄色的身体首尾相连,呈团状卷曲,憨态可掬。仔细看,玉猪龙面部还刻画出了眼圈、皱纹。

“在目前我国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非常稀少,这件算是器型比较大的。”董琪说,这件玉猪龙曾是流散在民间的文物,是文物交流中心从一位收藏家手中收购回来的,“当时,我们的老专家一拿到这件文物,就觉得它背后肯定有故事,请教故宫和国家博物馆的专家,经过多方研判,认定它是红山文化的玉猪龙。”

目前,玉猪龙的“身世之谜”还未完全解开。董琪介绍,玉猪龙也被称为玉兽玦,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但由于外形特殊,考古界对于这类玉器定义为猪还是龙争议颇多,还有人认为是熊。“无论是什么形象,它都代表了古代先民对图腾的一种崇拜,诉说着先民的信仰与祈盼。”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猪龙,又名玉兽玦。

“玉兽”寓意美好 “如意”独具匠心

玉猪龙领衔,一群“玉兽”悉数登场,展览还展出了玉兔、玉象、玉麒麟、玉凤、玉狮、玉鸳鸯等。在古人眼中,玉兽能带来精神力量,引领人们迈向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在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下,不同的动物也代表了不同的寓意:龙象征权力和威严;凤凰象征吉祥和谐;麒麟象征善良和昌盛;象与“祥”谐音,也象征了力量与智慧;狮子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社会繁荣;兔子象征机智敏捷;鸳鸯象征爱情、忠诚、平衡等等。

展览中,还有一件清代的白玉如意,和玉猪龙享受同等“待遇”,独享一个展台。董琪说,这件如意采用整块玉料雕琢而成,且玉质精美、洁白无瑕、色泽莹润。如意头饰以高浮雕蝙蝠,中间雕刻篆体“寿”字。柄正中浮雕佛手纹,下端饰石榴纹,与如意头主题纹饰相对应,寓意福寿祥瑞,多子多福,纹饰线条流畅,雕工精湛。“这件如意保存得如此完好,特别难得,我们考证是乾隆大庆的时候打造的。工匠在雕琢时也是不惜工本、不惜力气。我们选择这件文物展出,也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董琪说。

让观众亲近展览 感受文物“可爱”

展览最后一个部分,以活泼的形式再现老一辈文物工作者的心血。董琪介绍,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成立60余年来,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出了很多贡献,文物工作者们以深厚扎实的专业素养、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坚守在文物保护一线,使众多珍贵文物得到保护,同时为国家级博物馆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了数万件重要藏品和学术研究资料。

通过一系列多媒体互动展项,国家博物馆的唐代《敦煌彩绘水月观音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先《十咏图》、南宋马和之的《小雅鹿鸣之什图》,首都博物馆的宋刻原石晋代王献之书《洛神赋玉版十三行》、清乾隆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明宣德洒蓝釉钵等重磅文物也“走进”展厅。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亲近观众的展览,展览大纲经过40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董琪说,呈现给观众的展览,不仅普及文物知识,还要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可爱”。比如,观众可以上手转动《洛神赋玉版十三行》,探究碑帖上的学问,还可以在互动屏上选窑、选器型,自己烧制一件青花瓷器。展览里还有很多互动区域等待观众打卡,比如在“曲水流觞”的场景中,观众可以学习写不同字体的书法,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观展·提示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三层第9展厅

时间:至2024年12月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