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
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入围创建名单
全国共有48个地级及以上市(区)、
124个县(市、区)入围
海淀区位列其中
记者从区体育局了解到,此次创建工作计划在2025年5月完成审核验收,基本建成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搭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实现赛事有品牌、活动有组织、人人能参与、场场有体验;深化体教融合,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及体育训练服务提升,实现全区中小学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不低于40%;做好体育产业发展及体育消费调查,明确体育产业发展方向脉络,带动体育消费及社会经济活跃度,建设完成具有海淀特色、优质普惠、可持续发展的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补齐短板
构筑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新修建的健身器材用着感觉非常好,每天锻炼锻炼身体,出出汗,特别好。”日前,家住西三旗街道海悦梧桐苑小区居民黄先生一边使用新的健身器材,一边对记者说,腰背按摩器可以帮助疏通背部经络,上肢牵引器抻拉肩膀的效果特别好。
“以前想要活动活动筋骨,也就是在楼下打打羽毛球,如今,小区里面安装了健身器材,有空就过来锻炼一下,感觉非常方便。”居民王女士谈起对新安装的健身器材的感受,直言“贴心”“惊喜”,“大人小孩可以各取所需,一起锻炼身体了。”
“为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工作,营造良好的健身环境。近年来,我们在前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先后为多个社区及公共活动场地安装、添补、移装及更换健身器材,有效促进辖区范围内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作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街道将继续丰富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努力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西三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截止到2023年底,海淀区已创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16个,体育特色镇7个。剩余6个街道2024年全部参与申报与创建工作,力争实现2024年底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北京市体育特色镇全覆盖。
区体育局副局长王宏介绍,今年区体育局将认真梳理疏解腾退空间、边角地、闲置用地、待建地,充分利用“金角银边”等土地资源,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丰富群众健身设施供给,建设拥有包括足、篮、排、乒、羽等各类球场及健身器械场地,保障街镇级体育场地总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行政村(社区)级体育场地总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计划到2024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各街镇、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现2021年以来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
深化融合
实现青少年体育发展多元提升
颠球、停球、传球、带球……小朋友们做得有模有样。在二河开21号艺术区足球场记者看到,7岁的小男孩晨晨正在踢足球。“小男孩从小就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家附近有这样一片运动场地很不错,孩子有比较好的硬件设施方便运动。”晨晨的父亲马先生表示,“孩子在这里练习足球有一年多了,如今各项基础动作也较为扎实。”
据悉,今年区体育局将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三大球”场地设施,每年新建、改扩建一批“三大球”场地。推动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区社会足球场地数量不少于151块,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25块以上。新建居住区内至少配建1块非标准足球场地,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可建设非标准足球场地。
“我们也将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以‘三大球’、‘三小球’、田径、冰雪等项目为主线,加速全区校内、校际各年龄组各主要项目赛事体系建设。”区体育局副局长梁志刚介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办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工作。通过赛事发展培育,争取涌现出一批实力较强,成绩优秀的青少年体育运动队与运动员。同时,全面落实专业教练员与各学校配对工作,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计划2024年底,辖区内不少于20所中小学校引入俱乐部、培训机构,开展课后服务或体育训练等,至少在3所高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落实设置教练员岗位。
特色引领
丰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维度
近年来,“体育+”成为海淀区促进旅游消费和推进全民健身的新举措,不断推动体育同旅游、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区体育局局长白雪罡介绍,我区从两个方面推动“体育+”深度融合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深入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三大球”为主、“三小球”为辅的覆盖各主要年龄段的区级U系列联赛制赛事体系。二是支持体卫融合科研创新,利用区域内运动医学科研机构,体育高等院校优质资源,积极推动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加强合作,推进体卫融合理论、科技和实践创新。
“体育经济激发消费力,深化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华熙LIVE·五棵松体育消费集聚区。”白雪罡介绍说,“充分挖掘利用五棵松‘双奥’场馆优势,培育打造商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沉浸体验式消费空间,进一步提升华熙LIVE·五棵松发展能级,形成国内领先的体育消费集聚区,搭建体育消费新平台。”
“当好排头兵扛起新使命,我们将以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为契机,统筹协调,聚合全区之力,共同推进模范区创建工作。”白雪罡说,“在聚焦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活动品牌创新、引领科学健身新风尚、推动普及全人群健身等方面,不断创新实践和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力争在创建周期内,集中解决全民运动健身的系统性、历史遗留、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鲜明的问题导向让创建红利普惠百姓,努力使全民健身、共享健康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市民在新时代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新时尚。”
记者:吴玥萱
编辑:罗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