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孕妇征婚?整治摆拍短视频,还须下重拍
北京晚报 | 记者 张丽

2024-03-19 14:51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重庆某公园内,一女子以孕妇的形象主动征婚,手拿写着征婚条件的纸张,语出惊人:“虽然娃儿不是你的,但是媳妇是你的,生娃已经够痛苦了,如果说你真的爱我的话,你都不用在乎娃儿是不是你的。月薪七八千的不行,我看不起,月薪低于2万的不考虑,以后娃都养不起。”根据警方的通报信息显示,这一爆款短视频中的女子姓陈,是一名自媒体博主,为了吸引流量乔装孕妇自导自演了这场戏。

如今,看短视频已成大众生活日常。短视频中不少造假和不良导向,污染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令人忧虑。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继去年12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后,“摆拍制作和技术生成虚假短视频”的违规现象还有不少。

短视频摆拍泛滥、造假成风,虽经多次治理而屡禁不止,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原因不外乎成本低收益高这个规律。报道中提到,这些虚假短视频大多以生活痛点和社会热点为话题,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示、真实化的拍摄手法炮制热点、制造争议,达到撩动人们情绪、利用人们情感的目的。然后就是流量变现这个老戏码,所谓“直播的尽头是带货”。一旦真情实感投入的围观网友发现原来自己是被摆拍摆了一道,除了上当受骗后的那种搓火,还会在滋生出一种坐等反转的心态,从此连真实的视频报道也不相信。这种“摆拍—热议—反转”的模式一旦建立,对社会信任的基础是深层次的打击。

与明确告知观众“我就是在演戏”的微短剧不同,这种摆拍短视频刻意模糊了“摆拍”和“真实记录”的界限,目的就是故意让网友信以为真。为了营造真实感,这些人不仅有剧本、有导演,让演员熟悉台词、反复排练,甚至还多机位拍摄,以至于那些出现在镜头里、看上去朴实自然的人,演技比某些职业演员还好。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6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10.26亿,占网民总数比例高达95.20%,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浩如烟海的视频作品,不能把鉴别视频内容真假的责任推给网友。对于治理虚假摆拍短视频,从监管部门到短视频平台、新闻媒体、视频创作者、视频观众等主体应共同努力。

明明是公然造假地摆拍,还毫无顾忌地上线显摆,显然不是谴责摆拍者几句就能杜绝此类乱象。在互联网时代,应对虚假信息的传播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挑战,不摆出架势,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恐怕是摆不平的。


编辑:张丽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