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近百种珍稀鸟类来到南海子
2024-03-23 14: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水清岸绿生态好,候鸟蹁跹入画来。北京经开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据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统计,连日来,随着天气转暖,已有200多只鸿雁从南方回到南海子麋鹿苑。这些鸿雁当中的大部分,会在苑内继续筑巢、孵娃和育娃。南海子麋鹿苑不光是国宝麋鹿的家,也是迁徙候鸟的理想栖息地。

△苍鹭忙着布置“婚房”。钟震宇/摄

△鸿雁降落在水面上。钟震宇/摄

自去年12月北京大雪后,麋鹿苑的鸿雁群在一周内陆续消失,根据少量鸿雁佩戴的跟踪器数据显示,它们飞往了1000多公里外的长江中下游湿地。“这些鸿雁当中,有一部分是从麋鹿苑出生的。它们成年后,冬天会飞到温暖的南方,等来年开春再回到麋鹿苑。”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鸿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对于它们来说,麋鹿苑里有丰富的食物资源,湿地生态环境和众多高大树木,也能提供生存安全场所。

△鸿雁在麋鹿苑内休息。程志斌/摄

开春后,麋鹿苑里陆续多了不少鸟。根据南海子麋鹿苑地区春季鸟类调查数据,仅半天时间,工作人员们就记录了56种野生鸟类,数量达3860只。进入3月后,春暖花开,工作人员提高了监测强度,结果显示,天鹅已经记录了近10波,数量超200只,此外还有豆雁、灰雁、赤膀鸭、罗纹鸭等10余种雁鸭类水鸟造访过麋鹿苑地区。北京麋鹿苑的智能监测系统近一个月以来也监测到了超过70种鸟儿。今年春季,该地区监测到的鸟类种类已将近100种,其中不乏有青头潜鸭、猎隼、斑头秋沙鸭、大鵟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据统计,进入3月以来,北京监测到迁徙候鸟220余种,北京地区已成为迁徙候鸟驿站。

部分内容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徐祎


作者: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