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盘点 | 3月,这些人和事温暖你我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海萍 李拓

2024-04-01 08:12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暖盘点
看更多
+ 订阅

寒风退去,草木萌新,三月气温逐渐回暖,处处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月里,我们又认识了一些可爱、可敬的人,他们的故事或举动,正如这春日的天气一般,让人感到温暖。

这碗麻辣烫,暖胃更暖心

继淄博、哈尔滨之后,这一次“泼天的富贵”来到了甘肃天水。3月,这个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一举成为全国焦点,满怀好奇的游客从天南地北涌来,就为品尝一碗冲上“顶流”的麻辣烫。大大小小的麻辣烫店门前,人们手举一束束“蔬菜花儿”,等待着老板把它们变为一碗碗覆满特色辣子的馋人美味。


3月16日,在天水市秦州区的天水名优小吃城,游客排队等待品尝麻辣烫。新华社图

据统计,今年3月1日至3月16日,天水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成,其中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6成。有网友笑称:“上次天水来这么多人,还是诸葛亮北伐收服姜维的时候。”

为了招待客人,天水从上至下展现十二分的热情。出了高铁就有麻辣烫公交专线直达店面,闹市区开起了麻辣烫“吃货节”;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关全部敞开大门,供外地游客免费停车;甚至排个队,都有工作人员手抱电脑为大家提供免费的专属wifi。


天水市秦州区道路边新设置的“外地旅游车辆临停点”。 新华社图

游客必经之处,随处可见来自天水本地各行各业的“红马甲”志愿者,除了许多单位的工作人员报名参与,还有本地院校的大学生,主动在每个店门口维护排队秩序。一位麻辣烫的老板娘虽然忙到十天瘦了八斤,但却表示:“你们大老远来,我不放心别人来调味。”一名西安来的游客因找不到停车位询问路边警察,被暖心告知可以停到第二天早上,随即警察给游客挪车让了车位。

这座有着“羲皇故里”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可能从来没想过,有一天竟靠一碗麻辣烫爆火。趁着这机会,家里的好东西都得给客人安排上。于是,麦积山飞天舞在天水南站外上演了;只有过年才有的高跷社火,专门整上了;每年6月22日才有的伏羲大典,外地人没见过,也顺势表演了;还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上街向游客免费赠送景区门票。

“尔滨”之后,天水也成了“阿水”。据媒体报道,人口不到300万的天水,在3月1日至26日,累计接待游客353.6万人次。地方虽小,但天水人民用满满的诚意接住了这波流量,一系列服务不仅暖了游客的胃,更暖了游客的心。

这条地铁线路,彰显城市温度

温暖人心的还有重庆地铁。因为每天都有老人背着背篓搭乘重庆地铁4号线去市区卖菜,前段时间,有网友称,高峰时段人流密集、空间有限,携带大型物品可能会占用过多空间,给其他乘客的出行带来困扰,甚至可能损坏公共交通设施。因此,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随后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月27日清晨,菜农乘坐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准备前往城区的菜市场售卖农产品。新华社图

对此,重庆地铁表示: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还有工作人员说,如有乘客发现卖菜老人带上车的菜有气味、汁水,弄脏车厢,可来电反映,地铁配有保洁,工作人员也会上前处理。

这样的回应引得网友纷纷点赞,而随着媒体的报道,这条“背篓专线”背后的更多暖心故事,也走进了公众视野。

开通于2022年6月的重庆地铁4号线二期,连接着渝北区石船镇和市区,不仅方便了城郊市民,也造福了周边十几个村庄的菜农。地铁开通前,菜农们都在镇上卖菜,因为人少,菜卖得慢,菜价也低,地铁开通后,菜农们发现,市区的菜价能卖高一点,而且在重庆,年满65岁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搭乘地铁去卖菜。

地铁为了方便菜农乘车,采取了一系列暖心措施,如本该6时15分打开的闸门会提前5分钟打开;再比如,站内工作人员会帮忙扶一扶背篓,引导菜农乘坐升降电梯,或是用手持金属探测仪为他们安检,引导他们快速有序进站。

最近重庆地铁还准备上线“重庆话版”方言报站,让这些老人听得更明白。这样的举措,生动诠释了一座城市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宗旨。这条特别的地铁,也成为了重庆这个山水之城的一个新标签,彰显城市温度。

这对姐妹老师,用音乐治愈童心

这个春天,带给我们温暖的还有一群乡村师生。一首名为《螃蟹歌》的童声合唱走红网络,也让普海兰和普海玲姐妹的故事传播开来。

2018年,32岁的普海玲来到云南省玉溪市九溪镇马家庄小学任教,由于教师资源少,教学任务重,普海玲一人任三职,既是数学老师,又是科学老师、音乐老师。更让她关注的是,这所只有130多个学生的乡村小学里,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多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表达。

于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普海玲萌生了成立童声合唱团的想法,招募条件就一条,只要喜欢唱歌,就能报名,结果近一半的孩子都来了。2020年11月,马家庄小学若水童声合唱团正式成立。

此后的两年间,孩子们从零起步,越唱越起劲,越唱越专业,一路唱到了上海音乐厅,很多孩子第一次走出了云南。


2022年8月23日,普海玲与“若水”孩子们在九溪镇合影。

2023年,普海玲被调到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后,同样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姐姐普海兰,接力执教若水童声合唱团。让网友们直呼好听又上头的《螃蟹歌》,就是普海兰带领若水合唱团在玉溪参加村晚时表演的。而普海玲在玉溪师范学院附小也成立了小童声合唱团,并带着师生登上了今年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

充满地方特色的歌声,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孩子们心灵的慰藉。合唱团的成立和演出,不仅让这些农村孩子掌握了歌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还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这种变化,促使当地教育部门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学生合唱团、教师合唱团。在他们的努力下,如今玉溪市的学生合唱团已有110多支。

音乐治愈心灵,教育润泽生命。这些年来,普海兰和普海玲姐妹俩一直相互鼓励,这次走红后,她们依然保持初心,她们说,无论无人问津还是人声鼎沸都会继续唱下去,因为总觉得自己多一份努力,孩子们就多一份见识,自己多一份坚持,孩子们就多一次机会。

曾经受资助的他,如今反哺希望工程

一个机会,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这样的励志故事也发生在陈宇良身上。

来自广西的陈宇良家境贫寒,11年前因为获得了两万元的助学金,得以顺利开启博士生涯,后来又获得广西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出国留学奖学金资助,到美国雪城大学攻读联合培养博士。

让人意外的是,博士毕业后,陈宇良放弃了高薪工作,选择回母校广西科技大学做一名教师,他说,因为党和国家在关键时候给他帮助,他必须懂得感恩。

多年来陈宇良一直在尽己所能坚持做公益。从2010年在广西大学读研至今,他先后资助过3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今年春节前夕,恰逢陈宇良和妻子结婚三周年的日子,夫妻俩决定,从他的年度科研奖励绩效中拿出10万元,捐给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且连续捐赠10年。


陈宇良(右)向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希望科学+基金”

正如那句话说的,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所以总想着替别人撑把伞。陈宇良用亲身经历证明,做公益并不是一定要等到非常有钱时才可以做。他的生活并不富裕,这次捐资成立“希望科学+基金”,他也坦言感到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加入公益事业,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汇聚力量。

为你们点赞!孩子们好样的

青少年代表着未来,刚刚过去的这个月,我们也认识了一些可爱的孩子,他们展现出的正义、善良、坚强等珍贵品质,如星辰般闪烁着耀眼光芒,给人希望。

广东东莞,一女子站在大桥的护栏外欲跳桥轻生,被两名外出玩耍经过的孩子发现,他们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并清楚地提供了事发地址等关键信息。后来,还跑到路边等待警察,将其一路带到桥边。当警察顺利救下女子之后,孩子们还贴心地去为警察买水。事后,民警专门到学校表彰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这波“教科书式”的救援让人看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华正学校四年级学生 李政哲

水霖学校七年级学生 杨嘉豪

江西宜春,7岁男孩吴亚军因为老师的一句嘱托,从一年级就开始照顾智力有缺陷的同学,至今已持续了5年。

在宜春市铜鼓县第三小学,男孩李奇健患有智力残疾、语言障碍和视力低下,读一年级时已经11岁了,由于他经常找不到教室,分辨不了上下课的铃声,对校园很难适应下来,班主任便交代离他座位不远的吴亚军照顾他。


吴亚军(左)和李奇健(右)

“要帮助同学,照顾一下李奇健。”因为这句话,课间时,吴亚军和李奇健形影不离。李奇健找不到卫生间,吴亚军带他去;李奇健分不清上下课,经常在教室外游荡不回,吴亚军把他牵回教室;偶有学生惹到李奇健,他吐口水回应,吴亚军及时制止,并认真教导他……

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展现出这样的爱心和坚持,让老师们既意外又感动。更可贵的是,吴亚军帮助李奇健的过程中,脸上总带着笑容,没有半点嫌弃。

近日,吴亚军的事迹传播到了短视频平台,而当别人问起他的感受时,吴亚军只是腼腆地回答:“有一点累,不过毕竟是好朋友嘛,也照顾了这么多年吧,帮一帮也没事。” 

类似的温暖故事也在重庆上演。

今年10岁的小雅和妹妹小杰是一对双胞胎,却在7个月时被诊断患有脑瘫。为了治病,父母辗转全国,最后落脚重庆,此时姐妹俩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看着妹妹每天开心地去上学,小雅十分羡慕。经过妈妈的努力,小雅顺利就读重庆福耀实验学校。

妈妈婉拒学校“送教上门”的安排,亲自陪女儿随班就读;学校专门为母女俩安排了休息室;小雅行动不便,同学热心帮助她喝水、上厕所;小雅跟不上课堂节奏,老师就趁着课间休息为她补课……


班主任为小雅讲解课堂难点

在妈妈、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三年来,小雅渐渐地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去年,小雅第一次站上学校运动会的赛道,今年,她再一次和自己竞技,不仅多跑了10米,而且后半程没有使用辅助器。哪怕一次次跌倒,她也一次次地笑着站起来,最终成功地跑到了终点。

这场40米的“赛跑”,小雅不仅突破了自己,也感动无数人。很多人被她乐观、坚强的精神打动,同时也为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关爱和帮助点赞。是的,身体的原因让小雅错过了很多风景,但身边的这些人也让她看到了世间的另一种美。

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美好!

参考资料: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陕视新闻微博、甘肃公安微博、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宜春市共青团


编辑:王海萍,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