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08:26
▶ 蒙藏学校旧址开放满一年 40万人次“打卡”首都红色新地标
在西单繁华的商业区里,有一座与周边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的四合院。自2023年3月28日,蒙藏学校旧址对外开放。一年来,旧址通过“展览+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全年夜间延时开放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示党的百年民族工作辉煌历程及伟大成就,已接待观众40万人次,成为首都市民争相打卡的红色新地标。详情>>
▶ 北京平原林今春“补栎”百万株 种源为百年古树
这个春天,北京郁郁葱葱的平原生态林中将补植上百万株栎树,京城的森林也将逐步实现“长高、延绿、长寿”的目标。为什么被选中的是栎树呢?在绿化专家眼里,这种树浑身都是宝。它又名橡树,是北京第一大阔叶树种,根深叶茂,抗性很强。详情>>
▶ 正式进入禁渔期 800吨净水鱼宝宝投放北京密云水库
昨天,北京密云水库进入禁渔期。当天上午,增殖放流工作同步启动,在接下来的10余天内,将有800吨净水鱼苗放流。上午9点半,第一辆鱼苗运输车停靠在水库西岸,工作人员开始对鱼苗进行一系列查验。“这些都是好苗子,每尾重量大概在2两到4两,状态很活跃。”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水产科科长刘录民说。详情>>
▶ 春季补水任务完成近半 北京永定河比去年提前4天实现全线流动
近日,北京日报记者从水利部调水司获悉,水利部联合京津冀晋蒙开启的2024春季生态补水活动平稳有序进行,截至3月27日,各类工程累计向永定河生态补水15389万立方米,约完成春季计划补水量的47%。近年来,在连续生态补水带动下,永定河流域上下游水与城市“双向赋能”,增添了沿线城市活力,更在经济合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焕发新生机。详情>>
▶ 北京之“喉”紫荆关
在保定易县紫荆关长城上,远眺太行群山,近观紫荆依依,美不胜收。紫荆关位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东口,曾经扼守蒙古高原经大同通往北京的要道,与北京居庸关等并称长城“内三关”。如今,“咽喉”已成往事,当地持续实施长城保护,发展旅游助力周边村镇实现乡村振兴。详情>>
▶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办第四届公众开放日活动 “数字赋能”提供精准服务
昨天,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办第四届公众开放日活动,业务智能语音机器人“小安”和智能巡检机器人亮相。今年清明期间,八宝山革命公墓通过“数字赋能”,为祭扫群众提供精准细致的高品质服务,同时也为墓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详情>>
▶ 北京:丰台赏花地图开启新玩法
昨天,北京丰台区发布“丰台赏花地图”和“踏春丰台路线”,准备好了花朝汉服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国潮嘉年华等活动,邀市民开启融合赏花、消费、运动于一体的文旅休闲春日新玩法,共享花园城市。今春热门赏花“打卡地”北京园博园,十二花神衣袂飘飘,从杏花、梨花满坡的鹰山谷,一路走到巍峨的永定塔,带着游人一起“上春山”。详情>>
▶ 北京:创建特色餐饮街区最高奖励百万元 在公园景区新开餐厅可奖十万
打造国际美食之都,是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商务局近日发布《关于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餐饮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北京餐饮竞争力、影响力和品质化、国际化水平。2023年,全市餐饮收入1314.6亿元,创历史最高规模,同比增长32.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贡献率达52.8%。详情>>
▶ 当凡尔赛宫遇上紫禁城 200件文物诉说中法交往佳话
“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336年前,一封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由于路阻且远未曾送达。如今,这封信寄到了,成为“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的开门展品。今起,观众走进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就能欣赏到约200件来自中国故宫和法国凡尔赛宫的文物精品,追寻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法交往的历史印迹。详情>>
▶ 箭扣长城修缮五期工程本月开工 将组织公众现场探访
3月28日,箭扣长城修缮五期工程开工前沟通会在北京怀柔区雁栖镇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该工程将于4月上旬进场,对怀柔长城117号至122号6座敌台以及敌台间5段共915米墙体进行修缮,计划2026年11月底完工。箭扣五期工程是接着箭扣三期工程向东即慕田峪景区方向修。西端起点、怀柔长城122号敌台即长城爱好者熟知的正北楼,是箭扣段长城的标志性敌台。详情>>
▶ 北京艺术中心开启“河畔时光周末音乐会”
蓝色的灯光如同静谧的深水,“涌流”在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里。著名管风琴演奏家沈媛奏响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旋律中兼有雄浑的交织轰鸣、灵巧的轻盈跳跃,极致调动着“镇厅之宝”里格尔管风琴的强大表现力。3月31日下午,北京艺术中心首场“河畔时光周末音乐会”开启,与观众分享的却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详情>>
▶ 2024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倒计时系列战报:副中心赛道真香
2024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将使城市副中心再度成为各地运动爱好者和游客的目的地。这不,前两天,演员姚晨也和朋友们到通州骑行打卡大运河。到了城市副中心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今天跟着“副马”路线走一走,找一找。详情>>
▶ 天津:毫秒级智能接入 铺就算力网络“高速路”
驱车沿京津高速来到武清区高村科技创新园,路边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十分醒目。在这里,京内“1毫秒”、京津冀“3毫秒”低时延、大宽带、高可靠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正为京津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预计到今年6月,该中心将具备5000P智算算力能力,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打造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详情>>
▶ 京津冀税务联动助推企业协同发展 首违不罚 信息共享
昨天,京津冀税收宣传月同步启动。天津会场的启动仪式在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举办。继续推进京津冀税务执法标准统一,严格落实《京津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动实施“首违不罚”事项快速办理、简易处罚网上办理等,在坚持执法刚性的同时保持执法温度。详情>>
▶ 说走就走,畅游京津冀旅游圈
在北京,游览历史古迹,打卡新式地标;在天津,搭乘海河游船,欣赏津门夜景;在河北,畅享山乡风景,纵马坝上草原……春暖花开,正是出游好时节,京津冀游客在三地间纷纷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携手推动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协同做大文旅“蛋糕”。详情>>
▶ 去年京津冀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5万亿元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积极促进对外贸易优势互补,深化合作,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三地外贸进出口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据石家庄海关统计,京津冀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4年的3.7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3年的5.03万亿元,增长34.4%。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