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12:08
北京市海淀区4月2日启动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并为首批14家区级健康教育基地授牌。首批健康教育基地将结合自身特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和健康服务。
为不断推动健康环境建设、健康服务完善和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海淀区卫健委、区爱卫办开展了健康海淀教育基地建设,旨在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健康单元,如公园园林、科普展厅、健身场所、健康技能示范教育基地(中心)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获得感。
本次首批入选健康海淀教育基地的单位包括:首都体育学院科学运动与主动健康示范基地、海淀公园、北京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学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玉渊潭公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北京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北语馆)、中国京西皮影非遗园、四季青镇综合活动中心、北京百旺农业种植园、曙光街道世纪城西区社区、德尔康尼骨科医院、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我们希望能在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场地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服务。”首批获评健康教育基地的海淀公园园长车建国说。2日9时,在海淀公园东侧的健康步道,不少居民正在慢跑,步道两侧安置着许多电子屏。车建国介绍,这是公园新设的智能步道系统,“注册过的市民不需要携带任何设备,通过扫脸就能打卡并自动记录运动信息。在公共屏幕或手机小程序上,都能查看自己的运动成绩排行。”
海淀公园的中心有一个名为“未来空间”的小展馆。展馆的门口,可爱的智能机器人殷勤接待访客。这个机器人还承担着展馆空气消杀的重任。展厅内设的互动设施,包括心理健康自测系统和眼底检测仪器。“我们希望通过健康设施设备的设置、健康环境的营造,提醒市民随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车建国说。
海淀区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有关部门将督促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打造形成影响力广泛的健康品牌,推动优质健康服务公平可及,让居民能够享受更多的健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