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21:19
近日,在北京和睦家中西医结合医院重装启幕当天,举行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学科发展白皮书》的发布仪式。
和睦家北京区医疗副总监、大外科及泌尿外科主任朱刚教授为与会现场嘉宾、业界同仁以及保险合作伙伴们讲解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学科发展白皮书》的编写初心、书中重要内容以及对和睦家医疗北京区、和睦家医疗大外科学科网络发展的未来展望。
和睦家医疗京津区域与深圳总经理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和睦家医疗医疗事务副总裁Alastair Mah,和睦家医疗北京区首席医疗官孙芾主任,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前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新风医疗董事会成员、香港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梁智鸿教授,和睦家北京区医疗副总监、大外科及泌尿外科主任朱刚教授及北京和睦家医院大外科主任Derek O’Reilly教授持白皮书合影留念。
《白皮书》编写体现初心和愿景
和睦家医疗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高品质临床医疗服务,即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并为患者带来良好就医体验的医疗服务。
朱刚教授表示:“外科是临床医疗中的重要组成学科,同时也是高风险的医学专科。自和睦家医疗成立以来,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就致力于不断提升患者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我们持续进行理论学习,优化和改进医疗规范和制度,总结临床经验和教训,以努力达到国际化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水平。”他谈到,
《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学科发展白皮书》主要探讨了外科学科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主要涵盖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愿景和使命、外科亚专科及相关科室介绍、优势资源、外科质量安全控制指标、平均住院日、围术期规范化管理、日间手术等。
自2015年引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后,北京和睦家医院在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甲状腺外科、头颈外科、疝和腹壁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妇科等多领域开展手术,累计已完成900多例机器人手术。并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合作。
除达芬奇机器人,外科将三维影像重建、全息影像图像融合术中导航,以及UroLift手术技术等微创新技术也应用于临床,使患者的手术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恢复更快。
严密监测外科安全质量指标 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白皮书公布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持续监测的几项重要的安全质量控制指标。
48小时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
出院患者31天非计划再入院率:即
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2019年至2022年,此项指标平均值逐年递增,五年年度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平均值为91.23%。
平均住院日:
除持续监测以上重要外科安全质量指标以外,北京和睦家外科团队也积极开展高难度手术及肿瘤患者多学科诊疗模式,与相关科室密切协作,共同制定患者更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外科也引入加速外科康复理论以及Clavien-Dindo外科手术并发症分类系统,对患者围术期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手术概览:
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
时间消耗指数Time Consumption Index (TCI):
日间手术: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外科学科发展白皮书》的发布,和睦家医疗外科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推进外科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持续提升医疗品质,保持积极的态度接受技术和理念的日新月异,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精进自身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睦家医疗外科的综合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