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10:38
一身宽大的蓝色工服,一头利落的露耳短发,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这便是赵岩给人的第一印象。
如果只看到赵岩,恐怕很难猜到她的职业——遗体火化师。在八宝山殡仪馆,她和另外4名20多岁的女孩组成了女性火化师队伍。她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火玫瑰。
在殡葬行业有这样一句话:殡葬工作最累的是殡仪馆,殡仪馆最累的就是遗体火化。火化工作一直被视为整个殡葬行业最辛苦的工种。而“火玫瑰”,则是全国唯一的女子火化班组。
在加入“火玫瑰”之前,赵岩已经在八宝山殡仪馆服务部工作了11年,那时候她主要为逝者家属引导殡葬流程。2022年11月初,赵岩突然接到一份内部调动,37岁的她来到了“火玫瑰”。
火化师做什么?和所有未曾接触过火化的人一样,赵岩一开始对这份工作也了解不多。
2022年11月中旬,赵岩踏进了火化室大门。这里与其说是火化室,不如说更像一个车间。每个火化炉上都有一个控制面板,清楚地显示着设备运行状况。
听着火化炉运行的巨大轰鸣声,观察高温下逝者的火化情况,纳取逝者火化后的骨灰……如此直接地和逝者打交道,赵岩一开始颇为不适。她跟着师父一点一点学习,“每位逝者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的火和风也不一样。供风量、点火时间、炉膛温度控制……这些都得学。”
为了方便工作,刚来一个月,赵岩就毫不犹豫地剪掉了自己的长发。她一遍遍研究控制面板的操作,一次次钻进火化炉炉膛清灰。任由手掌变得粗糙,脸颊也因炙热的火焰生出斑点。
“女生做火化多晦气”“不害怕吗”“这活儿又脏又累,女生能做好吗”……成为火化师之后,这些声音赵岩明里暗里都听到过。可她从没这么想过,“我觉得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对逝者的尊重。”
去年秋天,在服务部与火化室交接的过程中,有位逝者家属强烈想和火化师沟通。赵岩和班组里的云小林到交接现场,见到逝者的3位家属。逝者妈妈的眼泪不停地掉下来,逝者的奶奶和爸爸几乎是哀求着,让火化师把孩子的骨灰留下来。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赵岩和云小林心里难抑酸楚。可她们知道,这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因为逝者是一位不到3岁的孩子。“我们尽量给孩子留骨灰,但不会很多。”她们能说的也只有这些。
1个小时的时间里,赵岩和云小林几乎是全程盯着火化进度。当她们把骨灰盒送过去的时候,家属一遍又一遍道谢。“一份骨灰,证明这个生命到过这个世界,也是家人唯一的念想。”赵岩想,火化师的尽力而为,大概是给予家属最大的安慰了。
“以前,我见证生死离别,如今,我送生命最后一程。”在赵岩看来,火化师与逝者素不相识,却能为逝者的人生画上圆满句号,这样的“玫瑰人生”平凡而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