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的漂流瓶功能
不少人都用过
那么古人的漂流瓶你见过吗?
近日
一则《来自2300年前的漂流瓶》的视频
在短视频平台爆火
这是咋回事儿?
原来
这个2300年前的漂流瓶
其实是一块河光石
石头上刻有两行
共19个形似金文大篆的字
这是战国时期的文字特征
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
河光石上的铭文
被翻译了出来
大意是
“小臣公乘德,
替国王看守园囿,
为国王捕鱼,国王死后,
还为他守护陵墓。
今年龄已长,
特意刻上这块石头,
以便告诉后人。”
这就是著名的
公乘得守丘刻石
现存于河北博物院
短短两行字
却是石破天惊
守墓人留给后人的这段文字
证明了这里
曾经是一个王陵的所在地
揭示了战国时期中山国
存在的证据
中山国山字形器。图自河北博物院
中山国从公元前506年立国
到公元前296年
被赵国彻底灭掉
共存世210年
演绎了几度灭国、
几度复国的历史话剧
一度发展为仅次于
“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
其国土疆域
扩大到“方五百里”
创造了辉耀战国历史的华彩篇章
中山国错银铜双翼神兽。图自河北博物院
公乘德守丘刻石的意义
不仅是中山国存在的证明
更是在一刻一读间
跨越2300年的问候
如同在兵马俑上
发现秦朝工匠的指纹
其中蕴含的浪漫与震撼
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
造就的独有浪漫
网友纷纷感慨
“真有一种沧桑的浪漫感”
“相隔千年,见字如面”
“《致两千年后的你》”
通过一件件文物与遗迹
实现今人与先人的对谈
寻找到自己的来处与归处
这大概就是考古的意义吧
“公乘德,你好啊,
这里是2024年。”
除此之外,河北博物院的宝藏还有许多
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
成立于1953年
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一级博物馆
10个常设陈列,
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段,
记录了河北200万年来
连绵延续的人类发展史。
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
宫女一手执灯
另一手袖似在挡风
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
既防止了空气污染
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因曾放置于
窦太后的长信宫内而得名
黄金作缕,玉石为匣
这件传世国宝刘胜金缕玉衣
寄托着古人的永生梦
498片玉片、1100克金丝
这件“神级装备”
是我国首次发现
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
在它出土之前
我们都不知道史书里的“玉衣”长啥样
彩绘散乐浮雕
重现了千年以前的“女子乐队”
这件彩绘散乐浮雕
既真实再现出了五代时期乐舞的场面
又展现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准
美轮美奂,堪称国宝
河北博物院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中国第一大青铜宫门铺首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上过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的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史上最豪华的香薰”
错金博山炉
这些出现在课本的文物
都藏在河北博物院
快来打卡吧~
让博物馆众多文物
带你穿越时空
讲述燕赵大地的豪情激荡
感受古人匠心工艺的美与震撼
来源:河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