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线+网格管理平台,这家医院承诺“使命必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乐琪 通讯员 左彦

2024-04-08 15:14 语音播报

城事

“‘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以肿瘤学科为特色、以急诊急救为支撑,各学科协同发展的‘强专科、大综合’现代化学院型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陈航日前向记者介绍,为实现这一规划目标,该院在临床服务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上共同发力:开通24小时患者服务热线、打造网格管理数据化平台,变态反应学、普通外科学等9学科齐头并进,“闯”入全国科技量值百强。

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间诊室

陈航介绍,世纪坛医院是北京市属医院中最早一批网上预约挂号、缴费、网上查阅检查结果的试行单位,最早一批实行社区与医院紧密型绿色通道双向转诊、院内实施二级分诊的单位。在北京市各医院全面实行预约挂号之后,医院又在世纪云APP、114、医生工作站的基础上再推出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的挂号方式。

世纪坛医院还整合了患者服务管理中心,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12580(有事我帮您),接诉即办相关管理部门一周会商一次,将办理时效和结果及时反馈,形成闭环。同时,在全院倡导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让职能部门走到临床,走到门诊、病区和医技科室,倾听一线的声音、解决当务之急。基于此,医院优化服务,为患者提供接送站、进病房理发、住院病人小程序订餐、购买日用品等服务。

此外,医院还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网格管理数据化平台,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会服务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管理服务能力强的网格员队伍。医院将整个院区进行精细网格分区,建立响应机制,承诺“使命必达”,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诊室和病房,确保医患安全的同时,还提供贴心的服务。

9学科先后进入科技量值百强

世纪坛医院不仅注重临床服务能力提升,更关注怎样引领科研创新发展。陈航说,人才是医院建设的“骨骼”,是单位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石。医院坚持自我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形成了“领军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后备骨干”组成的高质量梯队人才队伍。目前,医院已遴选出“十四五”期间四个层次的院内优秀人才及团队,包括20个领军人才团队、15个学科带头人团队、24名学科骨干以及33名学科骨干后备。

在科技成果方面:2020年医院进入复旦大学《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百强。2022年,变态反应学、普通外科学、皮肤病学、耳鼻咽喉科学、整形外科学、麻醉学、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消化病学9个学科先后进入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百强。2023年,科研论文的产出和科研课题申报成功率较前一年提升10%。

该院肿瘤学科是北京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下设中西医肿瘤研究所、早癌筛查中心、放射治疗中心,提供腔镜微创治疗手段、开放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以及放射治疗、免疫治疗、营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综合手段,建立了全方位肿瘤综合诊疗体系。变态反应学科和中医内分泌学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花粉过敏症、食物过敏及过敏疑难症等方面的临床能力、科研水平均与国际接轨,近年在内蒙古开展的“五位一体”精准医疗防治模式相关研究获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此外,该院葛式捏筋拍打疗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腹膜肿瘤学科比肩欧美国家一流水平,肿瘤营养学科、淋巴管疾病诊疗中心均有重要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