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销售电子烟?法院:构成非法经营罪
2024-04-10 10:4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未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李某出售电子烟,非法经营数额逾59万元。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李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半,罚金四万元,在案电子烟依法没收。

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10日期间,被告人李某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在未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微信、快递等方式向吴某等人出售品牌电子烟烟弹、烟具等,取得货款人民币2.4万余元。

2023年2月10日,公安机关在吴某承租的库房内起获李某交由吴某待售的电子烟1.5万余支,2023年2月24日,公安机关在快递员处起获自该库房发货的电子烟2700支,均扣押在案。上述1.7万余支电子烟货值人民币56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法应予惩处。

鉴于被告人李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构成立功,且其自愿认罪认罚,积极退缴违法所得,法院依法对其减轻处罚。

综上,根据被告人李某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项、第五十二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条第二款、第四条之规定,判决被告人李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四万元。在案电子烟由扣押机关依法没收。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表示不上诉。目前判决尚未生效。

法官提示

近年来,全球雾化电子烟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为规范电子烟市场发展,国家逐步出台了相关管理规范。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发布第750号令公布修改后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增加规定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2022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电子烟管理办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首次明确经营电子烟需申领许可证“持证上岗”。2022年9月2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10月1日起,从事电子烟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应当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此前为许可申请过渡期。这意味着自2022年10月1日起,我国有了经许可经营雾化型电子烟的法律规定,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将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本案被告人未申领许可证,在新规施行后虽关闭了实体店,但仍在通过互联网非法经营电子烟,短时间内频繁通过快递等方式向全国各地发货,其经营数额达到近60万元,已构成非法经营罪,且符合情节特别严重。

供稿:朝阳法院

编辑:尚涵霄 肖飞

审核:王芳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