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取消服务就不会扣款了”,一通电话差点被骗127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2024-04-11 18:04 语音播报

城事

中老年群体一直是诈骗分子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有些人对新鲜事物缺乏了解,更容易轻信虚假的说辞,加之对电子产品使用不熟练,易被骗子三言两语绕晕,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造成财产损失。近日,家住北京大兴的50多岁的张先生根据骗子指示操作,险被转走127万元,千钧一发之际,他接到了大兴警方反诈专电,避免了损失。

202444日,大兴警方收到一条资金流异动预警,反诈劝阻员立即使用96110电话与事主取得联系,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经过10余次反复拨打电话,劝阻员终于联系到了事主张先生。

我刚才接到了‘微信客服’的电话,但是我没给他转账。接到派出所的电话后,张先生这才查看手机,发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坏了!我的钱怎么被转走了。

按照劝阻员的提示,张先生赶紧来到魏善庄派出所向民警说明情况。当日12时许,张先生接到了自称是微信百万保障工作人员的来电,称其申请了资金安全保障业务,每月需扣费800元。百万保障本就是免费提供的服务保障,不需要额外申请,张先生自然没有申请过,于是他当即提出反驳。

那没关系,您取消服务就不会扣款了。骗子继续给张先生挖坑。

从未接触过类似业务的张先生赶紧询问客服如何才能取消服务,骗子也趁机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提供贴心服务,手把手教张先生如何操作。

具体怎么操作的我记不清了,他让我提供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号,还要了好几次验证码。张先生向民警讲述了被骗的大致经过,但是很多细节无法准确还原。

您目前一共损失了多少钱?民警直击要害问题。

“11万,转去哪里了我不清楚。

民警立即联系到相关银行,查询张先生银行卡流水,幸运的是,消失的11万元还在张先生名下,只是被转入了数字钱包中。民警立即指导张先生对本人名下银行卡及数字钱包账户进行冻结、挂失。听闻只要拿着个人有效证件到柜台办理手续,就能将这11万元取回,张先生如释重负。

骗子通过获取您的个人信息,帮您开通了数字钱包,并通过不停索要验证码的方式,分批将您的钱划入数字钱包,最终再把钱全部转到骗子自己的账户中。民警详细介绍了骗子的套路,并进一步对张先生开展了反诈宣传,提示其以后要提高反诈防诈意识,千万不要向陌生人提供验证码。

还好接到了96110电话,要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据民警了解,张先生的家庭并不富裕,被骗子盯上的这张银行卡中共有127万元存款,是他前不久卖房的房款,也几乎是家中的全部积蓄,一旦遭受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警方提示:虽然诈骗的套路不断翻新,但防骗的技巧也不难掌握。如果接到陌生来电讲述你不了解的领域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急于反馈,可以先向身边亲友或官方客服了解核实情况,争取主动权。此外,市民朋友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或在陌生手机应用程序中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